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包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国际工人运动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尝试

    B.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 提出普选权的要求,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D. 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2、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4、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

    A.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 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C. 两极格局的形成   D. 纳米比亚的独立

  • 5、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三通”包括:(  )

    A. 空运直航 B. 海运直航 C. 快递直邮 D. 邮政合作

  • 6、8月15日日本政府以日英同盟及确保东亚和平为借口向德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中日两国海面的军舰完全解除武装,胶州湾租借地限于9月15日以前无条件地交还与日本,以便将来交还中国。这份通牒发于( )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太平洋战争期间

  • 7、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

    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

    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 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8、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外探险活动,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这场活动是指

    A.郑和下西洋

    B.文艺复兴

    C.探寻新航路

    D.早期殖民掠夺

  • 9、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位。如果佃户消极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租税等,有权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

    A. 御史大夫

    B. 庄园法庭

    C. 封建领主

    D. 公民大会

  • 10、1931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 年约占50%;斯大林后来也曾说:“(1929—1932年间)苏联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由美国帮助或技术援助而建成的,其余三分之一是由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帮助或援助建成的。”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化加速促进国际交流 B.经济危机推动西方扩大对外投资

    C.新经济政策实施规模扩大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内在需求

  • 11、为了实现自强求富,晚清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官员开展了自救运动,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下列与“自强”口号有关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

  • 12、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选举制   D. 分封制

     

  • 13、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和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

    A. 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B.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C. 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D.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 14、隋朝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次从洛阳出发沿此河巡游余杭,他不可能经过的运河路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 15、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早期的殖民掠夺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

    D.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 16、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这是因为当时苏联

    A. 工业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B. 农业产量居世界首位

    C. 居民生活水平居世界首位

    D. 农、轻、重各业齐头并进,成就巨大

  • 17、欧洲大学的兴起,被学者誉为“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主要是大学

    A.具有一定的自治地位

    B.推动了经济发展

    C.获得国王和教会支持

    D.开设了专业课程

  • 18、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这两次运动相同点正确的是(     

    A.改革前两国同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C.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19、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下列有关这一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D. 使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

  • 20、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 22、美苏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

     

     

    北约

    苏联

     

    经互会

     

     

     

  • 23、日本扩军备战制定国策基准: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策基准,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_____发展。(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受命组阁)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_____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 24、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25、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________发展道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等级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________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________

  • 26、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 27、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 28、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________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

  • 29、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917年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吹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 30、世界人口日: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下图人物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另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 32、阅读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经济全球化最早开始于何时?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是?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合理现象)是什么?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如何解决?

    (4)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5)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具体举措有哪些?(举两列)

  • 33、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 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促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举出两项即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制定了合适的方针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材料三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文家市会议”是在哪次起义过程中召开的?该起义后,毛泽东“向农村进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程中,国家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