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C.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社会的特征。以下史实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日本 ③玄奘西行天竺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提出向西方学习 D.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5、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 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 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D. 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6、《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与许姓起源有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行省制
7、下图是美国在二战之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的宣传画,图中“花开”的离意是( )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范例
B.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C.美国控制了西欧的经济
D.西欧经济的复苏
8、“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战歌。这首歌的作曲是( )
A. 聂耳 B. 冼星海 C. 徐悲鸿 D. 侯德榜
9、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文学巨匠,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通过作品批判封建礼教。这两位分别是
A. 莎士比亚关汉卿
B. 索福克勒斯关汉卿
C. 莎士比亚汤显祖
D. 索福克勒斯汤显祖
10、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柏林危机的始末》等文章。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世界格局的演变
B. 冷战的结束
C. 欧洲的联合
D. 德国的分裂
11、“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反映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12、14世纪,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可见,当时的西欧( )
A.庄园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B.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察密
C.早期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3、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部和约最能伤害哪些国家的利益( )
A. 法国与英国 B. 德国和中国
C. 美国和中国 D. 德国和法国
14、“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 实行郡县制 B. 废除丞相 C. 设立厂卫机构 D. 设立军机处
15、中国近代史上对外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6、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他的这部著作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 《战争与和平》
B. 《高老头》
C. 《复活》
D. 《人间喜剧》
17、“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对该条约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中英平等贸易的发展
B.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
D.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对材料中“去得好”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C. 达成《双十协定》
D.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②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侵略朝鲜、越南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0、根据下图资料卡片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它记录的是
资料卡片 |
信息1:1993年 |
信息2:各成员逐步使用单一货币 |
信息3: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A. 凡尔赛体系建立
B. 欧洲联盟成立
C.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22、巴黎人民攻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
23、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4、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后,小刚同学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的内容:
比较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美国独立战争 | 法国大革命 |
开始时间 |
|
|
|
颁布的法律文献 |
|
|
|
共同作用 |
|
25、冷战的表现:经济上: —— 。
26、从繁荣到危机:危害: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________激增。
27、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28、《格尔尼卡》是为了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它的作者是______。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______。
29、唐太宗时,高僧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宋真宗时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此盟约为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1、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举行各类纪念活动。回答问题。
(1)列举三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对比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从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各国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件。
(1)它是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一
(2)它是重要的立国文书.宣告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一
(3)它是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一
(4)它是法国的一部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一
(5)它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的法律文件一
33、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美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
(1)据材料一,“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好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三 人类文明演进坐标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进程》
(3)据材料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第二次现代化使人类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以美国新经济时代为参照,归纳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34、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材料三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条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2)材料二出自哪一组织缔结的公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什么组织?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一种趋势?
(4)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