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2、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3、“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对成长充满着渴望。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②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③渴望自由④渴望飞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9、进入初中后,小红同学遇到了以下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在我身边。”说明小红出现了青春期闭锁心理
B.小红和同桌小峰互相帮助,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进出教室,于是有同学议论他俩早恋。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C.小红最近打扮爱追求个性,她的穿着总和妈妈有分歧。小红想,她这是有独立思维的表现,思维独立就是要追求独特,追求个性
D.小红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于我来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1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A.敬重和爱戴父母
B.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
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
11、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节奏,当自己的节秦与集体节奏不一致时,应该( )
A.坚持自己的节奏
B.置集体节奏于不顾
C.调整自己的节奏
D.打乱集体的节奏
12、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指( )
A.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接纳他人的意见
C.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D.对问题见解独到,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
14、荣荣进入青春期后,一听到妈妈“唠叨”,她总爱“顶牛”,事后又觉得后悔。针对荣荣的情况,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①及时调适,否则会影响亲子关系
②换位思考,与父母良好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要有自强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C.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16、青年宣言片《后浪》在各大网站刷屏,其不乏激励人心的句子:“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奔涌吧,后浪!”作为后浪的我们( )
①要尽情享乐青春的美好,不要留下遗憾
②对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发展独立思维
③对事情要有自己的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④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使命;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面对角色冲突,我们要( )
①分清主次轻重
②服从整体利益
③突出个人的需要
④调整自己的节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欢乐,没有烦恼
B.青春只有烦恼,没有欢乐
C.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年华
D.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挥霍时光
19、小敬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
②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和对象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与实际社会交往没有区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21、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________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影响环境
22、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________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23、网上交往具有虚拟、________、自主的特点。
24、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________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25、基础知识填空。
(1)当我们开始对父母、老师的意见开始说“不”的时候,说明我们有了______意识。
(2)人世间的一切成就和幸福都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一个人即意味着欣赏与尊敬,更需要______________。
(4)“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这里的底线是指________和_______。
(5)当我们遇到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时,经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种调解情绪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多彩的情绪)
七年级的兰兰喜欢看新闻头条,以下是她刷到的三则消息,让我们和兰兰一起来感受疫情中的人情冷暖。请将左侧兰兰刷到的新闻与其右侧所对应的情绪用线段连接起来。
27、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生活总是有害的。
28、辨析: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道德进行规范,法律只能惩治违法犯罪,因此,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没有什么作用。
29、独立思考就是不人云亦云,追求独特。
判断:( )
理由:
30、甲:老师今天批评我了,我能心情不好两天,以后上这位老师的课我就总是心不在焉,对这门学科也没有那么感兴趣
乙:当老师讲课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我们要敢于指出,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31、 伽利略不惜代价宣传和捍卫哥白尼学说,特别是惯性定律的思想,打破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一千多年的“受力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时便归于静止”的陈旧观念。
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问题。
(1)伽利略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2)这种精神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3)在生活中发扬这一精神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32、 华龙网 2017年9月14日讯 重庆城口县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专题培训会在城口县委党校举行,该培训会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综合素质,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全面助力“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着眼西部大开发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的重要决策。”举办西部计划志愿者专题培训会,就是希望全体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干、仔细做、主动思考,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1)你怎样看待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选择?
(2)青春是美好的,你成长的渴望是什么?
(3)青春的我们有自己的“至善”追求。我们应怎样走在“至善”的道路上?
33、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1)根据材料,为什么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养成创新思维?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造精神?
34、调节情绪,健康生活。
材料:2020年疫情来袭,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普通群众为恐慌及焦虑所困。这次疫情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还伴随着不少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多人为此产生心理不适,在情理之中。通过心理救济和危机干预方式,化解很多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过度及其导致的暂时性心理疾患,也是合力“抗疫”形势下的重要一环。有时,恐慌焦虑情绪也会“人传人”,且会随着“家里蹲”或单独隔离时间拉长而有增无减。到头来,这非但不利于人们以身心健康状态积极应对疫情,也无益于社会情绪稳定和科学抗疫秩序的确立。特别是对确诊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来说,若存在过大的心理压力,客观上也会影响抗疫实际成效。因此,通过心理救济和危机干预方式,化解很多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过度及其导致的暂时性心理疾患,也是合力“抗疫”形势下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有助于形成轻装上阵抗击疫情的心理前提,更是疏导社会情绪、重塑抗疫信心的必需。心理救济方式可以多样,但毫无疑问,抗疫要抗的,还有与疫情伴生的“衍生症候”,包括不健康的心态。越是在对抗疫情的关键时期,就越应该疏解一线抗疫人员和民众的心理压力,让人们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支持,继而以更健康的心态投入疫情阻击战。
(1)情绪受哪些因素影响?
(2)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3)怎样获得美好情感?
35、 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彭超6岁意外触电失去双臂,却用双脚完成常人之所不及,求学路上,困难万千,却都成为了他进步的阶梯。在他的骨子里,透着一股不屈的精神泉流,他坚信凭借一双脚依然可以书写自己灿烂人生。残运会上,他骄傲传递着火炬;中国诗词大会上,他迅捷抢题战胜北大博士夺得第一期擂主;考入四川大学,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获评“感动川大十大人物”。他用行动证明,自强的人生无需他人怜悯,折翼的天使仍旧活得精彩。
从“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彭超的感人事迹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