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亮深处。

    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 2、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诲(huǐ) 应届(yìng) 颔首(hàn)  杳无音信 (yǎo)

    B. 禁锢(gǜ) 虬枝(qióu) 秀颀(qí) 恹恹欲睡(yàn)

    C. 解剖(pōu)  哽咽(yè) 纤维(xiān) 潜滋暗长(qián)

    D. 轻盈(yín)  黝黑(yǒu)   酷肖(xiāo) 冥思遐想(míng)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B.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着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

    C.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唯有阅读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气质。

    D.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伤(zhuó)  分(bì)  花(huì)  花(è)

    B. 临(bīn)  取(shè)  灰(jìng)  地(qiào)

    C. (zǎo)  藻(hè)  胆(qiè)  提(gōng)

    D. 疾(nüè)  白(è)  色(diàn)  用(pìng)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词人被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

    1上阕“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词曲名句或作家、作品。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________________》)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轻舟短掉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5)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6)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7)晏殊的《浣溪沙》中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相识重来的欣喜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_____(国名)人。作为新闻记者,他在中国大陆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

    (2)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_____发生的背景、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_____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1阅读训练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说明对象的特征是_________

    (2)文中加黑词一切”“”“决不能否去掉,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