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天来临,看那满山红叶,满地瓜果,草长莺飞,是何等惬意啊!
B.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气势宏伟,让人叹为观止。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元宵节过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②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③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④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A.④①③②⑤
B.③②④①⑤
C.③①④②⑤
D.④①⑤②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B.手机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了,几个月下来,有些手机竟然降价一倍多。
C.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D.上课能否认真听讲,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而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5、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6、根据提示填空。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以景衬情,引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在生活、思想、行为上经受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就是在经历过诱惑仍能在波澜中保持那份平淡;在经历过失落后依然满怀最初的希望;在孤独与守望中依然执着前行。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心”字的古诗词(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必须承认A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有一次我同A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是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A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小号手身上。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
(1)选文中的A是哪位红军将领?
(2)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纳米机器人医生不是梦
姜允申
①当你感冒时,医生不用给你打针吃药,而是给你在血液里植入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在体内探测感冒病毒的源头,并到达病毒所在处,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这种全新意义的机器人,就是纳米机器人。
②纽卡斯尔大学纳米技术中心主任肯·斯诺登教授介绍说:“纳米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它在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的规律以及机械运动的特性。”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仿生学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设计制造,并在纳米空间控制、操作。
③科学家们殚精竭虑,希望发明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操作精度极高,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这种机器人的特性与众不同,它不用手术刀,不用开刀,不用像一般的机器人那样用一些植入物置换掉病人身体中的一些东西。他们试图开发的这种装置可以寻找、鉴别并消灭细胞和有机体的缺陷。这种装置完成的工作只能由非侵入性外科手术来完成。这些纳米机器人可能是人工结构和生物结构制成的。
④人们希望,这种机器人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比如E型大肠菌有一个鞭子型尾巴,跟机械轴承非常相似,这个尾巴使E型大肠菌可以在人体中游动。斯诺登想,可以把细菌里的这种动力提取出来作为纳米机器人的推动力。纳米机器人的“眼睛”和“耳朵”也将来自生物系统。
⑤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今后,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⑥100年前,外科医生为医治腿病,不得不截掉病人的整条腿。今天,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置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将来,外科手术的创口只有针尖那么大,手术时,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那时,手术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是今天的医生做梦都想不到的。这就是最先进的外科手术理念。
⑦想象一下体积极小的纳米机器人,一茶匙便可装数十亿个。这种超微型机器人可成群注入患者体内——例如最为脆弱的心脏和大脑——进行超精确药物“投送”或者扮演外科医生的角色,在体内为患者实施手术。它可以精确杀死癌细胞,疏通血栓,清除动脉内的脂肪沉积,清洁伤口,粉碎结石等。以色列科学家目前研制了一种微型纳米机器人,它可以在人体内“巡逻”,在锁定病灶后自动释放所携带的药物。
⑧纳米机器人在绝对无尘室制造,防止它们感染细菌。这种制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电脑芯片类似。在治疗心脏病时,纳米机器人将穿过一根直径2到3毫米的导管,进入需要治疗的特定部位。这种导管技术也可用于大脑以及其他部位,例如肠道和尿道。进入这些部位的最大难度就是一定要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出于这个原因,纳米技术长久以来一直被誉为未来对抗癌症的最理想武器。
(选自《沈阳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纳米机器人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们希望发明操作精度极高的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它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
B. 纳米机器人将来或许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
C. 纳米机器人已普遍运用于外科手术,远比传统手术精确和有效。
D. 由于体积极其微小,纳米机器人将可以被大量注入患者体内,进入特定部位实施手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以纳米机器人治疗感冒的特殊手法,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B. 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只能”与“可能”不能互换位置,否则表意不科学。
C. 第⑥段按时间先后的顺序,用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介绍了纳米机器人手术的优势。
D. 本文介绍了纳米机器人医生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及其原理,展望了其美好的应用前景。
【3】科幻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心脏上长了一个肿瘤,危在旦夕。医生给他注射了一支含有纳米机器人的药物,主人公很快又恢复了活力。请根据文意,简要解释其中的原因。
9、(一)
静态的一张照片、一张试卷、一张旅游年票……背后可能都会有着曲折的故事。
请以“那张 的故事”为题写作。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要有细节;
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