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来宾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

    我校“诗经”文学社社长宋尔雅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术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杨国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宋尔雅同学转述:

    A.杨老师,您好!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万望勿辞!

    B.杨老师,您好!我是“诗经”文学社社长。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3点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C.杨老师,您好!我是“诗经”文学社社长。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您可不能不来啊!”

    D.杨老师,您好!我是“诗经”文学社社长。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知道菊花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同的,是有性格的。黄巢眼里的菊花是冲天香阵透长安;陶渊明心里的菊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清照词里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蒋捷笔下是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①充满了壮士豪情

    ②一副悠然自得,逍遥红尘的样子

    ③像极了凄风苦雨中孑然独立的佳人

    ④画出了相思女子为伊消得人憔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作文写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入木三分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B.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水花悄然不惊

    C.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

    B.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C.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兼葭》,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芦苇、霜露、秋水,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怅惘的心情。

    B.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陡峭、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C.三个诗节第五句至第八句都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坚定执着的品格。

    D.本诗朦胧、含蓄,充满难言的调怅和伤感,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2】《蒹葭》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登句的形式,请分析这种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3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4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杜甫《望岳》中 两句诗鼓励我们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去开创未来。

    7《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的两句诗是:    

    8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湖南一个“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虽然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

    B)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莱、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面前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韩吃瓜的”这样一个美名。

    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1】结合选文(B)画线句子,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和态度。

    【2】结合原著,说说书籍对毛泽东和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选文,说说毛泽东和彭德怀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语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②该探测器的名称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一)为什么要去火星?

    ③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环境与地球最相似。两者几乎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组成结构也大致相同,有核、幔、壳。火星与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一个火星日大约是24小时39分钟,而且它还和地球一样,也有四季更迭。此外,火星表面温度大约在零下133摄氏度到零上27摄氏度之间,拥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等多种地形,还有明确证据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水。

    (二)为什么集中选择今年夏天?

    ④火星探测有一个发射窗口,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探测器只有在这个窗口发过去,才能到达火星,也最节省燃料。今年七到八月份正好是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期,除了中国的“天问一号”,还有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等都会在这个窗口期发射。

    (三)去火星到底有多难?

    ⑤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意味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的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如果做成,这将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务中完成三个目标。

    ⑥火星最远时距离地球4亿公里,是地月距离的1000倍,去月球只需要3天,去火星则需要半年以上。距离越远,不仅信号传输时间越长,更重要的是信号衰减也越剧烈。遥远的火星给地球与探测器之间的通讯带来了更大挑战。

    ⑦有人曾比喻,让火星探测器精准着陆,相当于从巴黎击出一只高尔夫球落在东京的一个洞里。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0余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率不到一半——这让这颗红色星球至今还保有“探测器坟场”的称号。

    ⑧另外,火星探测器从地球飞向火星的过程中,能够被火星引力所捕获形成环绕轨道的机会只有一次。此时探测器相对于火星的速度约为45千米/秒。就像两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只有前进方向一致、相对速度为零时,才能并驾齐驱。因此,探测器在接近火星后,必须把握住唯一的机会,利用自身携带的推进剂点火减速,最终实现被火星的捕获。

    ⑨而着陆巡视器在进入、下降与着陆过程中,要在数分钟内将时速从近2万千米降低到零。且电磁信号是完全被屏蔽掉的,要完全依靠着陆器的自身本事,因此也被称为“恐怖7分钟”。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此次“天问一号”发射到底有多难?请分点概括。

    【3】电影《火星救援》中,主人公马克一个人被扔在火星,他每天做的事就是种土豆、数土豆、吃土豆,请根据文章中的知识分析马克在火星上种土豆的可能性。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丝绸之路上的使者行走在大漠中,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守卫边疆的战士行走在风雨里,默默为我们保驾护航;备受瞩目的宇航员行走在太空中,开启了人类探索的新篇章。中学时代的你,可能行走在求索知识的征程中,可能行走在发现美景的旅途中,可能行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行走,是一份坚持不懈的付出,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力量,也是一份值得坚守的信仰。

    请以“行走在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