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娉婷(pīng) 鲜妍(yán) 荡然无存
B.旁骛(wù) 亵渎(xiè) 惊骇(hài) 言不极义
C.呢喃(nán) 游弋(yì) 麾下(huī) 自吹自雷
D.箴言(zhēn) 广袤(máo) 宽宥(yòu) 自惭形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B. 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为国内第二首富,你觉得准确吗?
C. 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
D. 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同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我们学过他的《时间的脚印》。
C.《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杜甫的诗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
D.《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2】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6、背诵默写
(1)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的诗句是: , 。
(4)遥望明月,思念亲人,共同祝福,人们不禁会吟诵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 。”
(5)《赤壁》一诗中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 。
7、【活动二“名著阅读”我思索】活动过程中,班级组织同学们阅读了名著《昆虫记》。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
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蝉为什么喜欢唱歌?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悬铃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我将它放在门外的悬铃木树下。“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然而,蝉仍然继续歌唱,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昆虫记·蝉的歌唱》有删改)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蝉为什么喜欢唱歌?”是疑问句。
B.“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一句中“视觉”是谓语中心语。
C.“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声音有改变。”
D.“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阅读上面文段,结合原著填写下面的读书卡。
作品概况 |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奥秘。《昆虫记》堪称科学与______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
选文赏读 | 选文行文活泼,语言诙谐。选文中作者用______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蝉鸣叫的习性,作者认为蝉鸣叫不是叫喊同伴,更大胆猜测并最终确定_______。 |
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极端艰苦”具体指什么?
【2】编者将本文节选内容标题“伟大的发现”改为了“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3】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4】赏析句子。
(1)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2)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5】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何作用呢?
【6】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
9、作文
秋天的风,吹走了春季的“湿”,吹走了夏季的“闷”,带来了一阵清凉;秋天的叶,带来了一段满天飞舞的动人场面,以最优美的舞姿向大树告别;秋天的色,它代表着一种庄重、沉稳,不雍容华贵,不矫柔造作;秋天的阳光,醒来都是挺晚的,消失得也快,但并不妨碍它把人类心灵深处照得通通透透。
请以“我爱秋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要抓住秋季独有的特点。
②要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要把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