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B.据县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县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C.他的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令读者印象深刻,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D.使用公勺公筷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了时下餐桌文化。
2、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遒劲(jìn) 罅隙(xià) 精疲力尽 生机盎然
B.鸡枞(zōng) 畸形(qí) 坦荡如纸 深恶痛疾
C.倔强(jué) 濒临(bīn) 自出新裁 殚精竭虑
D.雕镂(1òu) 侵略(1üè) 介胄之士 纵横决荡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磅礴 撺掇 周而复始 不修边幅
B.羁绊 狡辨 销声匿迹 豁然开朗
C.浮燥 褶皱 轻歌曼舞 震耳欲聋
D.污蔑 怠慢 黄发垂髫 人情事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自动减薪。
B.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
C.“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D.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阅读下面古诗。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 ,松柏有本性。(刘帧《赠从弟》)
(5)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6)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7)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刘禹锡用诗句“ , ”来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7、法布尔笔下的昆虫既有虫性,又有人性。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就《昆虫记》“以人性看虫性”这一特点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请以“蝉”为例,说说你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明前茶
①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
②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安设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会跟当地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一起种山芋、种蔬菜、种西瓜,用以改善生活。那年头的人都讲奉献,调试好精密度极高的望远镜,就能开启天文台的观测圆顶,观察浩瀚星空,研究宇宙的演变与奥秘,这是让人无比欣喜的事情,所以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因为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后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父亲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那是物流极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给他的方法,在石榴果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当时绿皮车要走56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父亲带足了榨菜、方便面,还有自己做的紫菜饭卷上了车。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着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是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回了新疆的棉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调试完望远镜,他去城里办事,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了,他便用口袋里的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这点棉花做什么都不够,要不要多送他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他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父亲将这干燥的棉枝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掉落的小棉枝子,父亲让我亲手从中扯出棉花来,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每上万亩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特别好。”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已经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台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它装成了,我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说,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去了40天,回来时带着从花卉市场批发的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在一大捆白玫瑰花的上面,父亲还放上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看上去已经凋谢的花,为什么还要带回来?父亲说你们不懂,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呀!昙花是仙人掌科的植物,在子时过后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都凋谢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八朵昙花,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
⑧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放莲子等配料熬40分钟后,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气。父亲的背包里,还带着昙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⑨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的高考成绩已经出炉。高过一本线41分的成绩,令他十分满意。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
⑩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颗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意林·原创版》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1】文中写了父亲从外地天文台归来时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将“惊喜”补充完整。
第一次是父亲去陕西天文台,回来后带给我们六个大石榴;
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给他的方法,在石榴果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
【3】结合文章内容,请写出你对第⑩段“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潮无垠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5】如果把文章题目改为“父亲的礼物”,你认为如何?请阐释理由。
9、作文
你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你创作过美工作品、编织过围巾吗?一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常常会让我们对自己、对生活有新的认识或者新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某次动手做事的过程,让大家了解一下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收获。
要求:①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的连贯性。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