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在平桥村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选自鲁迅的作品集《朝花夕拾》。
B.《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柳宗元是唐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C.《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借桃花源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2、填入下文横线处的汉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A.绯 sàn 鉴 jì
B.菲 sàn 见 jì
C.绯 sǎn 见 jí
D.菲 sǎn 鉴 jí
3、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欢愉(yú) 娴熟(xián) 遒劲(jìn) 和颜悦色(yuè)
B. 明艳(yàn) 要塞(sè) 秀颀(qí) 锐不可当(dāng)
C. 主宰(zǎi) 鲜腴(yú) 镌刻(juān) 坦荡如砥(dǐ)
D. 蔓延(wàn) 古朴(pǔ) 悄然(qiāo) 重峦叠嶂(zhàng)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荧光 泄气 和言悦色 油光可鉴 藏污纳垢
B.燥热 杀戮 殚精竭虑 鹤立鸡群 震聋发聩
C.缰绳 仲裁 为富不仁 眼花瞭乱 惨绝人寰
D.浩瀚 劳碌 正襟危坐 摧枯拉朽 诚惶诚恐
5、阅读诗歌并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2】这首诗写了哪些场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6、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6)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7)__________,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8)《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这段文字选自______,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_____ 。语段中的“我”指的是______ ,这段文字涉及的具体的情节是___________。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8、阅读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②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④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第①段描述的顺序(结构方式)是 ,本段的中心句是 。
【2】说说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①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哪些词语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4】第②段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5】概括第③段“‖”前后两层的内容。
【6】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成长中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它,合理地加以排遣,这样狂风骤雨后天空依然阳光明媚。
请以“何以解忧,唯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立意自定。
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抄袭、套作。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