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 自:自非亭午夜分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 绝: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C. 上: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D. 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 电影《长征》,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 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大张旗鼓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D. 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怦然而生。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安塞腰鼓》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而悍勇威猛的个性。
C.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告诉我们: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早。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正说明了这一点。
D. 《小石潭记》是唐朝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游玩的过程,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4、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于/夏水襄陵
B.每至/晴初霜旦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用来形容美丽善良姑娘的成语是 _______,写男子思念情人而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6、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淮南秋雨夜, 。
(2)临风一唳思何事? 。
(3) ,不下旧帘遮。
(4) ,草色入帘青。
(5)俱怀逸兴壮思飞, 。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7) ,小桥流水人家。
(8)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
(9)抽刀断水水更流, 。
(1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名著阅读
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象牙质的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____的科普巨著________,共_________卷。以上文字是对_______(昆虫名)的描写。作品以人性关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__________,全书洋溢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请结合以上选文加以分析。
(3)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至少写出三点)
8、染香
(麦淇淋)
①初春的夜晚,读到晏几道的《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微风吹过,梅花蕊轻摇似在嬉闹,细雨纷纷,杏花飘香。
②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母亲总会在雨季后,挑一个阳光大好的日子,将衣物被套悉数搬到小院,或挂在晾衣绳上,或放在临时搭起的木板上接受阳光的洗礼。不论多忙,母亲总会记得在太阳落山前,将这些衣物被套收回屋,一件件折叠好。
③后来我问母亲,为何总在雨天过后晒衣物?母亲回答:“雨天的空气里也会染着花香,而且味道特别浓郁。雨后初睛晒的衣物,不仅有阳光的味道,还有花的味道。”我不知道雨天的花香是否真的特别浓郁,只是惊讶,即便是阴雨天,花朵仍然会绽放,它并不会因为天气的阴郁而改变其芬芳的本质。
④我居住的小巷里有位女瓦工,40来岁,带着5岁的女儿月牙一起生活。有一年秋天,一个糖果贩子误以为月牙拿走了他的进口糖果,与这个女瓦工争执不下。最后糖果贩子发现是自己漏数了糖果,才不好意思地道歉。女瓦工并无抱怨,只是说道:“找到了就好,月牙很乖,她不会拿别人的东西。”
⑤那年的台风天,我家门口的洗碗池遭到毁坏,母亲便找女瓦工来砌一个新的。女瓦工铺砖的手艺很好,为人也很随和。闲谈中,我大概知道了女瓦工的情况,她从小就是孤儿,没有读过多少书,年轻的时候跟师傅学铺砖,勉强能够糊口。
⑥5年前的一个傍晚,女瓦工下工回家,看见一个女婴孤零零地躺在树下瑟瑟发抖。女瓦工收养了女婴,给她取名“月牙”。月牙天生聋哑,她带着孩子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治病良方这才辗转来到我们这座城市。
⑦今年夏天,我跟几个伙伴去海边玩,远远望见女瓦工在给人看自行车,而月牙则在一旁玩耍。我很惊讶,问她:“你不是在做瓦工吗,怎么又来干这个。”
⑧女瓦工挑了挑眉头,笑了:“那个活儿不定常有,没活儿的时候我看过自行车,卖过盒饭,摆过地摊儿,还承包过公司清洁的活儿。哪里有活儿干,我就往哪里去。”她很健谈,“月牙现在上了学,会看口型,懂得别人说什么,还学会了跳舞呢。”说这些的时候,女瓦工满脸微笑,月牙看看她,也微微笑着。
⑨有一回,我陪母亲去公园跳广场舞,看到女瓦工带着月牙也在跳。她们手舞足蹈的,脸上的神情十分快乐。我感到很奇怪:“月牙听不到音乐,没有伴奏,能学会跳舞吗?”母亲说:“没有阳光的日子,并不意味着太阳不存在。一个人听不到音乐也不意味着她心中没有音乐。”
⑩清朝诗人李勉有诗云:“粉墙经扫花落尘,一带楼台树影昏。雨细风斜帘未卷,纵无人在亦消魂。”诗中说粉红色的墙壁用拂尘一扫有如落花般,这一片楼台亭院掩映在树影中。斜风细雨中竹帘未卷,纵然无美人在赏雨也令人感怀。
⑪大抵,我们在尘世行走,偶有与困顿时光相互凝望时,若心中染着一缕花香,染着一幅美景,便可任岁月更迭,且淡然翻书写字,间或抬头一笑。无论走在怎样的境地,都如同走在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的风景里。这样的一颗心,便有如拥有一整个春天,整个灵魂便也会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选自《思维与智慧》)
【1】本文记叙了关于女瓦工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⑥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词句。
(1)“月牙天生聋哑,她带着孩子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治病良方这才辗转来到我们这座城市”,赏析加点词语“辗转”。
(2)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画线的语句。
【4】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5】你认为女瓦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9、按要求写作文。
家乡是我们生长的地方,那里有我们最熟悉的味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乡味永远是最温馨的回忆。它也许是一道正宗的美食,也许是一口纯正的乡音,亦或是一种独特的风俗……你心中地道的家乡味是什么?
请以“地道家乡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