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益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为“圣人”。

    B.李清照,号东坡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C.今天是张爷爷的七十岁生日,王爷爷来贺寿说:“恭喜您进入古稀之年啦!”

    D.丽丽说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小红向丽丽问道:“您的家父今年贵庚?”

  • 2、下列文言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略无处(同“缺”)   B. 神寒骨(凄凉)

    C. 乘奔御風(即使)   D. 渔者歌曰(因此)

  •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泻气  由衷  延续  灵活  如梦初醒

    B. 颁发  仲裁  巨额  潇洒  屏息敛声

    C. 凌空  默契  浩瀚  桅杆  一丝不苟

    D. 溃退  业已  要塞  娴熟  白手起家

  • 4、下列词语书写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宽慰   劫难   恬静   殆慢   叹为观止   草长鹰飞

    B.静穆   致密   砂砾   帷幕   消声匿迹   风雪载途

    C.狩猎   暄嚷   枯燥   弥漫   海枯石烂   周而复始

    D.震憾   踊跃   磅渤   严峻   蓦然回首   人情事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诗,作者是晚唐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借物起兴的写法。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借的什么“物”,“兴”的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补全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借菊花表现诗人闲适淡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毛泽东与1927年9月9日在湖南湘潭组织了“秋收起义”,并制定了五个行动纲领。_____

    (2)长征途中,刘伯承与彝族的高级酋长歃血为盟,使红军安全地通过了“白彝”与“黑彝”的独立居住区域。_____

    (3)朱德的天性极端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他喜欢和一般战士一起生活,跟他们时常谈话。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红蚂蚁

    法布尔

    在我的荒石园昆虫实验室里,有许多的实验品,首推红蚂蚁。①这种红蚂蚁犹如捕猎奴隶的亚马逊人,她们不善于哺育儿女,不会寻找食物,即使食物就在身边也不会去拿,必须依靠仆人们伺候她们进食,帮她们料理家务。红蚂蚁就是这样,专门去偷别人的孩子来伺候自己家族。它们抢掠邻居家的不同种类的蚂蚁,把别的蚂蚁的蛹掠到自己的蚁穴里来,不久之后,蛹蜕了皮,就成了红蚂蚁家中拼命干活的奴仆了。

    炎热的夏季来到时,我经常看见这些“亚马逊人”从它们的营地出发,前去远征。这支远征的队伍竟长达五六米。当发现了一个黑蚂蚁窝,红蚂蚁就立即急不可耐地闯入黑蚂蚁蛹穴里去,不一会儿,携带着各自的战利品纷纷爬出来。有时候,在这地下城市的城门口,遇上黑蚂蚁在守卫着。一方要尽力守护自己的财产,另一方则势在必得,双方混战一场,场面颇为惊心动魄。由于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胜利者当然是红蚂蚁。这帮强盗,一个个用大颚咬住黑蚂蚁的蛹,急急忙忙地往回家的路上赶。

    然而,返回的路却是不可改变的,必须是原路返回。即使来路艰险万分,它们也始终不渝,绝对不会改变路线。

    有时路途遥远,它们靠什么辨别回家的路呢?据说,蚂蚁就是通过嗅觉来辨别方向的,而它的嗅觉就在它那始终动个不停的触角上。我对这种看法持有怀疑。首先我不相信嗅觉会存在于触角上;再者,我希望通过实验来证明红蚂蚁并不是依靠嗅觉来辨别方向的。

    经过这两次实验——用水冲刷路面的实验和用薄荷叶改变气味的实验——之后,我觉得,再认为是嗅觉在指引着蚂蚁沿着原路返回家园的,那就没有道理了。我再做一些别的测试,我们就会明白了。

    现在,②我对地面未加改变,而是用几张很大的纸张,横铺在路面上,用几块小石头把它们压住,弄平。这块纸地毯彻底地改变了道路的外貌,但丝毫没有去掉可能会有的气味。红蚂蚁爬到这纸地毯面前,非常犹豫,疑惑不解,比面对我所设下的其他圈套,甚至激流,都要更加犹豫不决。它们从各个方面探查,一再地前进,后退,再前进,再后退,最后才铤而走险,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区域。它们终于穿越了纸地毯。通过之后,大队人马又恢复了原先的行进行列。

    这就说明并不是嗅觉而是视觉在使它们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没错,是视觉在起作用,只不过它们的视力十分微弱,只要移动几个卵石就能改变它们的视野。当然,光靠这么点微弱的视力还是不够的,这些亚马逊强盗还具有精确的记忆力。我甚至还观察到这样的情况:红蚂蚁抢掠的猎获物太多,一趟搬不完,或者,这支远征军发现某处黑蚂蚁非常多,于是,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它们还会进行第二次远征。在第二次同一条线路的远征中,大队人马无须沿途寻找,而是直奔目的地……

    它们所走的路是两三天前的路了,路上留下的原有的气味估计已经散尽,不可能保持这么久的。所以我得出结论,是视觉在指引着远征的红蚂蚁们的。当然,除了视觉之外,还有它们对地点的极其准确的记忆。

    (选自《昆虫记》,有删减)

    【1】阅读选文,仿照示例,请你完成“红蚂蚁”的档案卡。

    我的档案卡

    学名:蝗虫

    别名:油蚂蚱

    自我简介:我特别能吃,喜欢肥厚的叶子,特别是庄稼的。我喜飞善跳,胆量大,头部的一对触角是嗅觉和触觉合一的器官。我有一对带齿的发达大颚。我后足强大,跳跃主要靠它。

    自我评价:我贪食,残忍,胆量大,还很坚强。

     

    我的档案卡

    学名:红蚂蚁

    别名:“亚马逊人”

    自我简介:(1)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2)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画线句①中红蚂蚁在作者的笔下就像人一样,不会干家务,不会带孩子,甚至不会自己吃饭,其形象跃然纸上,语言诙谐生动,让人忍俊不禁。

    B.画线句②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几张很大的纸张,横铺在路面上,用几块小石头把它们压住,弄平”的例子,来说明我对地面未加改变,让人信服。

    C.画线句③中,红蚂蚁所走的路是两三天前的了,按照常理推测路上留下的原有的气味是应该散尽了,但自己又没有证据证明,用“估计”表示推测,语言严谨科学。

    D.本文有情节,有描写,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作品,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由此可以看出,《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3】解剖专家贾博士最近也想研究红蚂蚁,为此他新购置了微型解剖刀,并在朋友圈公布了自己为此次研究所做的准备。请结合文章及具体情境,完成对话。

    贾博士@红蚂蚁:欢迎来我的实验室!

    红蚂蚁回复贾博士:吓死本宝宝了!我才不上你的当!

    蝉@贾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蚂蚁@蝉:就是!就是!我们喜欢这样的研究方法,他研究我时也是这样的过程!贾博士:自闭中!

    法布尔@蝉@红蚂蚁:谢谢你们对我的赞扬!(´`)比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