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她选择种植一种调味香料——草果,一人挑起赡养公公婆婆和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实现了脱贫致富。
B.那阵阵飘落的树叶,更使人触目伤怀,平添萧瑟之感。
C.小演员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感受深刻,很多孩子每次排练完都会眼睛湿红,久久不能自已。
D.那个人总喜欢当众揭别人的短,在当地可谓名噪一时。
2、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你送来的拙作我已读完,文章的语言还略有瑕疵,咱们找时间细谈。
B. 昨天,我已经把你们准备的文章送给王先生拜读了,他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的。
C. 你的计划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太明白,还望不吝赐教。
D.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会第一个站出来鼎力相助。
3、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 )
A.轮廓 不逊 滞息 广袤无垠
B.胡髭 祖籍 犹言 和颜悦色
C.横蛮 濒波 妯娌 热泪连连
D.穹顶 畸形 锃亮 杏无消息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è 窒息zhì 正襟危坐jīn 深恶痛疾wù
B.黝黑yǒu 炽热chì 杳无消息yǎo 翘首而望qiáo
C.溃退kuì 踱步dù 颁发证书bān 屏息敛声bǐng
D.凌空lín 滞留zhì 言不由衷zhōng 抑扬顿挫yì
5、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诗,完成小题。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
(1)上片写“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有什么作用?
(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
6、默写。
(1)清晨入古寺,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此地一为别,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 ,如三月兮!(《诗经·郑风》)
(8)是故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9)《小石潭记》中生动地写出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结尾预言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请阅读以下四个选段,分析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选段一】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注:指泸定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选段二】一个眼光明亮的少年,嘴上还没有长毛,他站起来宣布:“我只有一句话要说。白军到甘肃的一个村子中来,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给他吃的,没有人要参加。但是红军来时,农民们组织起来,成立委员会来帮助我们,青年人都自愿参军,我们红军就是人民。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
【选段三】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们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
【选段四】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
8、①也许是受古代文人的影响,我一直喜欢顶霜傲雪的梅花。
②进入腊月,天寒地冻。太阳挂在空中,很明艳,却总好像放不出一点热量的光芒。一排排落尽树叶的杨树树梢吱吱地奏着寒冷的冬曲,更加衬托出寒彻刺骨。街上行人渐稀,都给寒冷的北风逼仄到温室里去了,只剩下一天一地的寒潮。这时日,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降临,那真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天寒又见梅花开。我家室内阳台上的那株腊梅又开花了。正所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花诗意盎然的气息。
③到过广州南雄梅岭的游客或许知道,在梅关古道南坡的“半山亭”旁,安放着一块勒石,上面镌刻着何香凝的一首《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初绽的梅花让何香凝想到北伐战争的艰难曲折和革命志士的坚定的革命精神。1926年12月7日,何香凝来到广东大余县时,正值冬日,梅岭为大雪覆盖,只有红白的梅花盛开,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何香凝,以致她在岭下等船时,又独自返回梅岭观赏。梅花傲立雪中,悄然开放,何香凝感慨无限,赋诗一首《重游大庾岭》:“十月重观岭上梅,黄花笑雪傲霜开。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表达了自己相信革命终有一天要胜利的信念。
④见过梅花绚丽灿烂之后,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感受了梅花的孤清高洁,见过梅花报春而后隐去,这些,与人的品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烦忧、离愁都暂时隐退,心里盈满的就会是春的消息。梅开与不开,也总会让人生发缤纷的联想。“乱写梅花纵复横,千株万株虬如铁。”这是当年武将彭玉麟看梅的感觉。“霜月正高花下饮,酒阑长啸过梅关。”陈元晋对月饮酒后,酒壶一甩,吼着嗓子走向了梅关,这是文人的感觉。清代著名词学家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之一):“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香雪”,指梅花,他说我有江南的铁笛,我要靠近一枝香雪的梅花,而且要“吹彻玉城霞”,使我的笛声一直飘到天上,飘到“玉城”的云霞之中。张惠言说,因为我受了感动,所以我要让铁笛声音一直传到天上的玉城,让那玉城上的云霞都受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啊!
⑤我赞美梅花,我崇尚梅花高洁的品格。由此,我联想起一位同学向我讲述他单位一位女同事孝敬公婆的感人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叫王梅,在高密一家金融部门工作。一听她的名字,就让人想到梅花,她的人品犹如梅花。那是去年冬天梅花盛开的时节,她的年已80岁的婆婆被摔倒跌成重伤造成骨折,卧床不起,需要照顾。她的85岁的公公因腹部主动脉血管瘤,亟需手术治疗。这当儿,工作上一向要强的王梅,一边劝身体还在养病的丈夫,一边联系潍坊人民医院需手术治疗的大夫。等到潍坊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已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公公作为85岁高龄虽然手术成功,但身体极度虚弱。三天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公公拉尿在床,都由她一个人收拾,不明内情的病人家属夸这位老人有个“好闺女”!过年回家后,需要24小时看护,这副重担又几乎全部落在了这位柔弱的女子身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对王梅来说,“公婆就是俺爹娘”。在她看来,“照顾好公婆,才是俺做儿媳的本分呢!”有同事这样赞美她道:“王梅心中有大爱,困难面前不言败;伊人心中有大德,绚丽梅花朵朵开!”
⑥别样梅花别样情。辗转斗室,静观梅花,无言诉说着倾慕,尽情享受着心灵的纯净安然。此情此景,我的情牵梦绕,我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1】请阅读第④段,分点简述梅花给人带来的影响。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第③段的作用。
【3】文章以“天寒又见梅花开”为标题有哪些作用?请分点简析。
9、大作文
请以“幸福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