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文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句中“微笑着”是定语。
D.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择 探讨 格物致知 漫不经心
B.晓得 瞭望 不修边副 行将就木
C.指摘 枷锁 阳奉阴为 相辅相成
D.彷徨 蛮横 挑拨离间 名副其实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文章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B.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C.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表达了作者苏轼被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悠闲的自慰等多种感情。
D.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
4、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晦(huì)暗 斡(wò)旋 翩(biān)然
B.褶皱(zhě ) 寒噤(jīn ) 龟(jūn)裂 缄(qiān)默
C.暄哗 缭绕 纷至踏来 接踵而至
D.瞭望 彷徨 销声匿迹 挑拨离间
5、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歌首联交代地点及事由,“单车”“过居延”烘托出诗人①___的心境;颈联中用“直”描绘“烟”的形态,历来为人所称道,原因是②___。
【2】下面是宋代徐昌图《临江仙》一词的上阕。请你选用《使至塞上》中两个恰当的意象,补写在下面方框内,并结合所填意象,分析词人的情感。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___。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___远,寒日暮天红。
情感: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冲、鲁提辖、李逵、宋江等,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鲁提辖一早来到潘家酒楼,怒打阻拦的店小二,义释金老汉父女,后立即前往状元桥寻郑屠麻烦。
C. 《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D.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宋江。
【2】阅读《水浒传》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选自《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那汉子: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之用勇,不可不慎
李方刚
①勇敢,可能是人类在动物兽群野蛮争斗时代就拥有的现象,并作为一种精神基因传承到人类时代。所以,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勇敢都是让人热血澎湃的人生品质和精神力量。不管是善良之人,还是邪恶小人,都对勇敢和勇敢者尊崇有加。然而,勇敢在所有人群中的普适性,却使这种精神容易走向极端,成为莽撞的代名词。孔子关于勇敢的智慧,其深刻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勇敢是复杂的。
②孔子认为,真正的勇敢是见义而为,而“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非常推崇勇敢的精神品质,他认为“勇者不惧”,乃是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并为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即所谓的仁、智、勇。
③孔子提醒人们的是,“勇”要与“智”相结合,真正的“勇”应该是将“智”融合在内的,可称之“智勇”。在今天的社会,“见义勇为”是值得称道的勇敢之举,但是,如果孔子再世,也不会莽撞地见义勇为,同样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让勇敢和智慧结合起来。孔子的看似不够勇敢的“智勇”,值得现代人借鉴。
④勇需要智的充实。更重要的是,勇敢很容易越界,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它必须要有正义、道德的关照和约束。历史上,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社会道德和正义观,“勇敢”起来的结果就是造反、割据一方,造成生灵涂炭;而那些勇猛有余的普通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起来的结果,或许就是走上偷盗、危害社会的道路。
⑤对于今人来说,普通人的勇敢尤其需要“义”的指引,很多年轻人容易受到那种不正义的“勇敢者”的吸引,做出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最终导致自己前途尽失。
⑥正是出于“义”的考虑,孔子认为人们在好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义”,勇敢才不会误入歧途。“好勇不好学”的弊端是容易捣乱闯祸。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如果经不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勇敢”只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招致灾祸和不幸。
⑦在孔子看来,智慧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勇敢的力量,而通过“义”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原始生命冲动的能量,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
⑧勇敢,不可不慎。
(选自《论勇敢》,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第③段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
A.《狼》中屠户机智应对尾随他的两只狼,最后勇敢杀狼。
B.《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使秦王妥协,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
C.《智取生辰纲》中晁盖一行人智用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劫取生辰纲。
D.《三顾茅庐》中张飞因刘备访诸葛亮两次不遇而口出狂言,要用麻绳将诸葛亮绑来。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题目:合作
社会生活中的人,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生活中,你是不是能够和别人互相配合做事,或共同完成任务?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也许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许感受过失败的苦恼……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的情况是怎样的?请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段,以“合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自己与别人合作的经历和感受。2.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3.字体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书写格式正确。4.全文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