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廊坊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不久父母相继去世。简·爱在舅父家过了十年倍受歧视和虐待的生活后,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B.由于谭波尔小姐的离开,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C.罗切斯特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他的目的是为了疏远简·爱,让她彻底死心。

    D.简·爱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简·爱找到他,大受震动,最终选择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 2、下列选项中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怠慢       (háng)辈          屹立        海枯石烂

    B.撺掇       (zě)皱             凋零        消声匿迹

    C.耳畔       (jiān)默          雾霭        目空一切

    D.孕育       (hùi)暗            帷幕        戛然而止

  •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míng) 禁锢 惟妙惟xiāo) 联绵不断

    B.热(zhì) 狼籍 坦荡如) 妙手偶得

    C.) 蹒跚 藏污纳gòu)   为富不仁

    D.红(fěi) 斟酌 诚诚恐(huánɡ)   络驿不绝

  • 4、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流缓慢,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和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A清澈 微波都是名词,历历可见是并列短语。

    B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一句是递进关系。

    C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引用、比喻修辞方法。

    D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一句中冒号后面应加上双引号。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蓬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_______

    【2】诗人在诗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尾联进行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目。

    (1)_____,君子好逑。(《诗经•_____》)

    (2)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大黄蜂——黄蜂们的领导,在一样的原则下,建筑它自己的巢。在杨柳的树孔中,或者是在空的壳层里,它用木头的碎片,做成脆弱的黄色的纸板。它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包裹它自己的窠。一层一层相互地重叠起来,就像个凸起的大鳞片一样,可以想象这有多么保暖!这个大鳞片的中间有充分的空隙,空气停留在里边也不流动。

    黄蜂们的动作常常与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定理相吻合。它们可以利用空气——这个不良导体来保持它们家里的温度。它们在建筑窠巢的外墙时,只要极小的外围,就足以造出很多的房间,它们的小房间也同样如此,其面积与材料都非常经济。它们是如此有智慧的建筑家,虽然这得益于大自然的本能。

    1以上文字选自 ____________(书名),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人名)。

    2黄蜂筑巢有什么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片片蝶衣生》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以“片片蝶衣生”为题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人有人性,花有花性。试比较选文第⑦自然段与下面链接材料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相似之处,并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链接材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你是我的______》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