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漯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写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B.颔联是说,诗人要与朋友分手,到外地做官。

    C.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D.这首诗抒写了惜别之情,诗人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擦拭     戴口罩     惟妙惟肖     脱贫攻坚

    B.幕年     牛轧糖     自出心裁     巧妙绝伦

    C.琐屑     电线杆     振聋发聩     坦荡如抵

    D.僵绳     洗涤剂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让绿色生活成为时代文明的标签,需要激发出每个人的环保热情,建设“美丽中国”,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B.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C.峰会期间,青岛市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D.精明的行销人员,会尽力让所有的行销元素都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 4、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1)如梦初醒的观众用 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2)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 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A.振聋发聩  从容不迫 B.震耳欲聋  悄然不惊

    C.震耳欲聋  从容不迫 D.振聋发聩  悄然不惊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2】本首诗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1)三人行,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既借景抒情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为政》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他们大多数人穿的军服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他们说,他们每天洗手、洗脸三次,可是他们总是脏,经常留着鼻涕,他们常常用袖子揩,露着牙齿笑。虽然这样,但世界是他们的:他们吃得饱,每人有一条毯子,当头头的甚至有手枪,他们有领章,戴着大一号甚至大两号的帽子,帽檐软垂,但上面缀着红星。他们的来历往往弄不清楚:许多人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谁,许多人是逃出来的学徒,有些曾经做过奴婢,大多数是从人口多、生活困难的人家来的,他们全都是自己做主参加红军的。有时,有成群的少年逃去当红军。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上面两段选文出自《(1)_____》,作者是(2)____国作家埃德加•斯诺。选文中的他们被作者亲切地称为“(3)___”,这些少年可怜可爱可敬。作为同龄人,请结合作品谈谈他们对你产生的影响。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又“训”了父亲一顿》,完成小题。

    ①结束晨练准备洗澡,父亲来电话:搭了个顺风车到银行办点事,是不是还得戴口罩?走得急忘戴了。末了,还怯怯地呵呵一声,像在掩饰他的过失

    ②距银行开门还有两小时,我只得又穿戴整齐,骑车到城西接他。矮小瘦弱的父亲躲在空阔的街角,瑟缩着,双眼盯着我来的方向。看到他的窘态,我生气了:来这么早,也不提前打电话?不知道疫情吃紧呀,还往县城跑?我帮你办不行啊?添乱!

    ③父亲不敢看我,瞅着稀疏的行人、车辆,喃喃道:村里你大叔工地赶早,我就搭他摩托来了,你工作忙,没打电话麻烦你;医保卡改密码,必须本人,得来呀!我自觉言重了:来了就回家吧,吃早饭。父亲慌了神:不不不,不饿,办完就回,这一身土两脚泥。我又生气了:我家不是你家呀!父亲慢慢站起,塌着腰,右手紧握着提兜,左手扶着车座,右腿迈了三次,坐了上来;左手又紧紧抓住了我的衣襟。我这他:就不扶你,看你还到处跑不?父亲又呵呵,说:还行吧?能坐上来。

    ④搓了几搓鞋底,父亲进了电梯;又搓了几搓鞋底,进了家门。我嗔怪:哎呀,不用搓啦!父亲只顾搓,不理我。妻子已把饭盛好,父亲在饭碗间小心翼翼地放直提兜,慢慢提出一塑料袋鸡蛋:还不赖,没打碎!这一路颠簸,父亲得多经心呀,我的气又来了。盛了满满一碗面条,加一个荷包蛋、两根油条,父亲吃了个精光,又加一碗,我逗他:必须吃完啊!父亲顺从地了一声。

    ⑤父亲坐在偌大的沙发里,更显小、且只坐了个沿儿,双手局促地在腿上、沙发上搭来搭去,我递给他一杯温开水,手才放定。问我娘,问庄稼,问乡亲,问树,问鸡……我问啥,父亲应啥。我慌了:原来那个事事由他拿主意的一家之主哪去了?那个问学习,问交友,问婚姻,问工作,连珠炮般他问我答、说啥是啥的严父哪去了?

    ⑥父亲倒是慢慢轻松下来,说着家里村里的情况,可怎么感觉都像是在向我汇报,没有丝毫他年轻时、中年时面对我的厉声厉色。反而,我却时不时地厉声厉色起来。

    ⑦父亲说,办完事给我娘买点儿饼干。我急了:千万别买甜的,她血糖高!父亲低下声:可她就想吃甜的呢。唉,年轻时,你娘哪舍得吃呀,有啥好吃的都紧着你们、紧着我。七十来岁的人了,想吃就吃点儿。我听了她一辈子话,依着她吧!又心酸,又好笑,又担心:那一定少吃,记得吃降糖药,听到没?父亲:哦。

    ⑧父亲又说,那天花十块钱找人捎着买了张小渔网,从大河里捞了些小鱼,收拾干净,冻在冰箱里,等我回家炸着吃。我更急了:大河水急,你不小心侧歪到河里咋办?即便你心里有准儿,可身体没准儿了呀,不能冒险!父亲弱弱地说:老张头儿比我大一岁,还……”“那也不行!”“哦。

    ⑨越聊越有气,怎么觉得父亲做啥都不对呢?此刻坐在沙发里的父亲怎么那么像被他训得贴墙站的儿时的我?父亲真的老了,真的变小了,小到被他老儿子训得唯唯诺诺,毫无主张。恍惚间,父亲成了儿子,我成了父亲。

    ⑩其实,父亲还是很听话的,我上房顶摔着咋办,他就再没上房晾晒过东西、扫过雪;我冬天生炉子,晚上一定盖好炉盖,窗户留条缝,他就每天晚上检查好几遍……

    每一次忍不住了父亲,我也很自责。听母亲说,父亲从小没了爹娘,营养跟不上,长得很瘦小;拉扯我们兄弟仨,下过煤窑,下过包工队,土里刨食,吃过许许多多苦……我还一度怨这个家,怨父亲没给我坚强厚实的靠山,害我一直自卑地、自食其力地苦拼到今天。可父亲又谈何容易?

    我偷偷瞟了一眼父亲,还坐在沙发沿儿上,端着水杯,两眼瞅瞅窗外,瞅瞅洗手间的方向……眼前腾起一团雾,我迅速打开水龙头猛洗脸。完毕,拿出崭新的口罩,拉父亲起来,给他戴好,又塞了一包到提兜出门,上街,领他办业务,买东西,送他回家。其间,又他过马路一定跟紧我,一定抄好密码,有事一定跟我说……

    中午有个应酬,我打电话给妻子。女儿接过电话,劈头一句:不准喝酒,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呵呵一声:知道了。听到女儿那边和她妈说:放心,我又训了我爸一顿……

    (选自《桂林日报》2021年1月31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按顺序把“我”“训”父亲的原因补充完整。

    ③父亲进城到银行改医保卡密码→②_______________→③父亲进门搓鞋底→④_______________→⑤父亲说用小渔网从大河里捞小鱼。

    【2】品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第⑨段的画线句“父亲成了儿子、我成了父亲”?

    【4】第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说说其作用。

    【5】有人说结尾写女儿、与表现“我”和父亲的感情无关,应该删去。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幸亏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