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的“骈文双璧”。
B.《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校证》,此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共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是颔联,第四联是尾联。
D.新闻特写——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中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美国诺奖得主斯底格里茨在《美国真相》一书中犀利指出,横亘在上层和下层之间日益加强的鸿沟是美国当前困境的根源所在。
C.通过《声律启蒙》这类读物,让儿童能够掌握声韵格律,学会应对,使诗词和对联这两种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得以薪火相传。
D.袁隆平团队共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14000余人,为全球杂交水稻的发展与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3、下列选项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荇藻(xìng) 嘶哑(yǎ) 蓬蒿(hāo) 道阻且跻(jī)
B.慰藉(jiè ) 窒息(zhì) 骸骨(hái) 奄奄一息(ān)
C.阔绰(chuò) 羼水(chān) 荣膺(yīng) 吹毛求疵(chī )
D.窥镜(kuī) 迂回(yū) 惩罚(chěng) 窈窕淑女(yǎo)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簇拥(cù) 翘首(qiào) 田畴(chóu) 锐不可当(dāng)
B. 丘壑(hè) 镌刻(juàn) 推崇(chóng) 摩肩接踵(zhǒng)
C. 寒颤(zhàn) 牛犊(dú) 鲜腴(yú) 正襟危坐(jīn)
D. 锃亮(zèng) 炽热(zhì) 悄然(qiǎo) 杳无消息(yǎo)
5、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6、默写。
(1)自然界的“花”触动诗人的心灵,会化为经典的佳句千古流芳,那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①______,②_______”,是杜甫《春望》中的“③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④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孟子》)
7、名著阅读。
【1】《水浒传》的作者是大约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名著《水浒传》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氏父女被渭洲状元桥下的郑屠欺负,幸得见义勇为、粗中有细的鲁达仗义相救。
B. 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水浒人物之一,最终在和朝廷的对抗斗争中,被朝廷追杀致死。
C. 宋江原是一位仗义疏财的义士,逼上梁山以后替天行道,但是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最终选择了妥协、招安,葬送了起义事业。
D. “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吴用、晁盖等人设计在酒中蒙汗药,欲擒故纵,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杨志一行人全被蒙汗药麻倒,生辰纲被劫走。
8、你遗失感动了吗(16分)
⑴我问学生:“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
⑵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⑶“那么,你们曾经被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⑷“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⑸“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被感动啊。”有嘴快的孩子回答。
⑹我的心,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毫无记忆,又是多么遗憾。
⑺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走回家。不一会,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着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
⑻那次,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亲。
⑼20岁时,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子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不要拒绝我,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
⑽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
⑾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是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了课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 ”
⑿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⒀不久前,又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道,2008年,如果能到北京去看一看,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⒁然而,我知道他的眼泪为何而流。 。
⒂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
⒃生活里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界万象,何为表里。
【1】文中记叙了4件让“我”感动的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4分)
①
②
③
④
【2】第⑺段中“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⑹段中画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如何理解?(3分)
【4】请在第⒁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议论性的文字,来揭示徐本禹被感动进而又感动他人的内在精神品质。(3分)
【5】文章用“你遗失感动了吗”为题,好在哪里?(3分)
9、作文。
成长,是我们带着家人的滋养逐步走向他人、走向社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学习会了留意和感恩亲人,请为自己家庭成员中的一位长辈写一篇人物小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出人物特点,既有概括性的介绍也有具体的事例;③详略得当,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