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juán)   (jí)   (yá)   (zhòu)

    B. (gù)   (shú)  (mù)   尬(gān)

    C. (nì) 责(jí)   (xùn) 游(áo)

    D. (màn) (huì) (zhì) 热(zhì)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ìn) 仃(líng) 骨(guàn) 泰然之(chǔ)

    B. 逗(liáo)  招(lái)  应(chóu)  茅顿开(sāi)

    C. (huì)  宫(què)  伤(zhuó)  大相庭(jìng)

    D. 取(niè)  管(qiāng)  清(liè)  级而上(shè)

     

  •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____________

    ①它们吸附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则会产生致癌、致畸效应。

    ②它们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通过下呼吸道 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血液。

    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们“凶手”并不为过。

    ④这些颗粒物由于太轻,很难自然沉落到地面上。

    A. ④②③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

  • 4、《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北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主要表现了诗人__的感情。

    (2)请具体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兔从狗窦入, 

    (2  匹马戍梁州。

    (3)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4)为篱下,黄花开遍, 

    (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6)     ,受下赏。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8)《岳阳楼记》中,作者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蝉和蚁》,完成问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请结合文段,说说为什么《昆虫记》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在一份报纸上,小明读到下面的文章,请帮他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与气候

    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④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⑤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⑥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⑧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

    2文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3本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大约”能否删去,理由是什么?

    4联系本文内容,阅读下面材料,探究人类在地球上的使命与角色。(不超过80字)

    链接材料:人类已经是毫无退路了一样,全球变暖已经是稳步上升,并且根据WMO发布《2018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称,我们全球气候的影响正在继续加剧之中,温室气体创下的高温水平也许会再次打破记录。世界气象组织在科学报告之中指出,变暖的趋势预计还将持续下去,在2018年我们创下了史上第四热的年份,2019年一样是不好过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当家庭遭遇变故时,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印刻在朱自清的心里;当在异国求学倍感孤独时,治学严谨、善良热诚的藤野先生铭记在鲁迅的心里;当饱尝漂泊之苦时,故乡甘醇的春酒回味在琦君的心里;一树生机勃勃的紫藤萝兰,化解了心中的焦虑和悲痛,盛开在宗璞的心里;一本镌刻着岁月痕迹的旧书,承载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情,铭记在牛汉的心里…是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情或景难以忘怀,也总有一些人或事让人铭记。

    请以“_________铭记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