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周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青年人的读书意识,教育部近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阅读活动。(“提高”改为“增强"。)

    B. 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八胜的战绩,荣获冠军。(删掉“在……上”。)

    C.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首台可去除PM2.50(在“PM2.5”,后加上“的空 调”。)

    D. 雄安新区之所以被认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原因,就在于因为它是一项旨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删掉“因为”。)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琐屑 牛轧糖 坦荡如抵 自出心裁

    B.僵绳 戴口罩 振聋发聩 别具匠心

    C.擦拭 电线竿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D.暮年 洗涤剂 因地制宜 杳无音信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

    A. 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B.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 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 万籁俱寂,才拥有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黑夜里,无论是云淡风清,一地风光,还是云雾笼罩,夜色沉沉,大自然都像一张怡静的网。

  •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深秋的龙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 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崔颢《黄鹤楼》一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白居易《卖炭翁》中的“(1)_________ ,(2)_________ “两句,从作者对老翁精练传神的肖像描写中,我们读出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3)_________,(4)_________ “两句,我们读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读韩愈《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5)_________,(6)_________ ”三句,我们读出了他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据李长林说,直到一九二七年南昌的“八一起义”时,A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以前,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党)政府。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农民大屠杀”,国民党的军阀们不仅杀戮中国共产党人,并且杀戮无数的农会领袖、工人和学生,A才毅然转变为中国共产党。他出身于农家,完全对穷人表示同情,大屠杀激起他的愤怒。

    ……

    A在哥老会中的声望,是全国皆知的。据红军说,他可以赤手空拳到随便哪一个乡村去,通知哥老会,组成一支军队。他精通门槛中的礼节和术语。他擅长口才,据李长林说,“他讲话时能够把‘死人变成活人’”。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国籍)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__________》 一书,这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文段中的A是谁?根据选文,概括他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实用类文本阅读。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本文首先引出了“①_____”这一说明对象,然后举例说明②_____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最后说明③_____对个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介绍细菌与饮食安全的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B.“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中“绝大多数”不能删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采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加热在杀菌方面的功效。

    D.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常缺乏加热这一程序,所以很多环节要进行严格监控。

    (3)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

    小明最近总是拉肚子,妈妈带小明去医院检查,没有身体上的健康问题,医生告诉妈妈除了小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妈妈也应该注意全家的食品安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此,妈妈和小明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试提出合适的建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藤野先生的关怀,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宗璞来说,盛开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岁月,温暖了时光吧?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