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本文一唱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三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B.《苏州园林》本文由总到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C.亚圣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依次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形成排比,形成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D.“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南面,“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的“河阳”位于黄河南面。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C.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
B. 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将近)
C. 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D. 互相轩邈(高) 良多趣味(很,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B.这两年,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年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C.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D.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和树影一起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5、古诗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2)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刘桢)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王维)
(5)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6)《酬乐天杨周处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是古典诗歌中颇为精彩的议论。
(8)《送东阳马升序》一文中以“细袍敝衣”处在富家子弟之间却“略无慕艳意”,表明其原因的一句是: 。
7、名著阅读。
(1)《三国演义》中,“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的是___________;“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是___________;“身长九尺,鬓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司徒王允观贼臣________,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其义子_______,骁勇异常。王允见二人皆好色之徒,于是暗施_________计,先将_________许嫁__________,后献与_________,以离间其父子关系,令________杀__________,以绝大恶。在_______________,貂蝉先以言语诈吕布,继而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让吕布以为貂蝉对其用情之深,吕布感而泣下,朝蝉再进一步,逼其说出:“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的誓言。吕布提戟欲去之时,貂蝉继而泪如雨下,将吕布拖延住,直至董卓回府撞见。董卓便抢了吕布的方天画戟,掷去刺吕布,未刺中,吕布遂逃走。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双让我敬畏的鞋子
张前
从小,我就对一双鞋子充满了敬畏和惧怕——那是父亲曾经穿过的一双鞋子,是一双破旧得不能再破旧的牛皮靴子。每次看见它,生硬的鞋帮上几个破洞似乎诉说着它沧桑的历史。
一双破旧的鞋子能记载着什么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从记事起就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记忆中,父亲对这双破鞋子珍爱有加。虽然已经穿坏并丢弃过一些旧鞋子,但这双鞋子,却一直被父亲精心保存着。
同时,我和这双鞋子之间还发生过不少故事。
5岁那年,有一天,父母不在家,我跟邻居家的小伙伴玩划船的游戏,顺手从阳台上拽下父亲正晾晒的破牛皮靴子当船,从房间里一直“划”到院子里,又从院子里“划”到院子外。天黑了,又玩起了其他游戏的我们竟然忘记提回父亲那双旧鞋子。
夜深了,父亲下班回来,不见了他“心爱”的鞋子,大发雷霆,并立即发动全家人去寻找。最后,经过一番折腾,是母亲从离家不远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它。望着父亲严峻的目光和那双破旧不堪的鞋子,我委屈的泪水“扑簌、扑簌”地落下来——难道,在父亲的眼里,我竟然比不上一双破旧的鞋子?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走到我身边,温柔地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发,嘴唇嗫嚅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最终一句话也没说。
9岁那年由于好奇我跟邻居家几个调皮的孩子到郊区一家果园摘苹果,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偷”东西。后来这件事不知怎么被父亲知道了。那天,父亲勒令我跪下,并转身回到屋子里,拎出他那双破旧的大皮鞋,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一顿狠揍。
再次见到它,是父亲咽气的那一天。父亲在弥留之际,费力地指着床下。母亲领会父亲的意思,从床下掏出一个已泛黄的纸箱子,又从纸箱子里掏出一双破旧的牛皮靴子——是那双久违的破牛皮鞋!原来,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珍藏着它!看到皮鞋的那一刻,父亲的目光十分复杂,接着,一行热泪从他脸颊上流下来。
给父亲入殓的那一天,按照父亲的遗愿,母亲在父亲的坟头亲手烧掉了那双旧皮鞋——至此,那双鞋子跟随父亲彻底走完了在我看来“神秘”的一生。父亲后事操办完毕的那个晚上,我试探地问起母亲那双鞋子的秘密,母亲笑了笑说:“其实,那双皮鞋始终是你父亲心中的一个结。说起来,你能有今天,是被那双皮鞋养活的。20世纪60年代,全国大旱,很多人被饿死。那时,你父亲是一家粮仓的保管员,你也才仅仅一岁左右。看着你饿得奄奄一息的样子,你父亲想了个‘歪门’,他不知从哪里拣来一双破皮鞋,从此以后,开始天天穿着那双鞋子上班。鞋子上有洞,粮食很容易钻进鞋子里。从此,你便有了赖以生存的‘口粮’。可是,在那样一个思想纯正的年代里,‘挖社会主义墙角’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虽然你父亲的行为没被发现,但是,你父亲仍旧陷入整日自责和内疚之中。后来,等生活好点以后,你父亲就把那双鞋子珍藏起来,他发誓一定要铭记这双鞋子对你的救命之恩,同时,睹物思责,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洗刷自己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恶’。这些年来,你父亲一直在默默地行善积德,资助乡邻,为灾区捐款,甚至一次次地到献血站义务献血,都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你父亲和旧皮鞋,就这样爱恨相加地相伴了一生!”
说到这里,母亲早已是泣不成声,而我,在解开了心中那个纠结了三十多年的疑问后,心头也泛起了酸酸的苦涩的波澜。
【1】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两件事情和这双皮鞋有关,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父亲离世后母亲揭开关于那双皮鞋的秘密,为什么母亲说“你父亲和旧皮鞋,就这样爱恨相加地相伴了一生”?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章以“一双让我敬畏的鞋子”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9、那段温暖的时光
风雨中,与好友携手并进的时刻,总让人难以忘怀;节日里,与亲人倾诉衷肠的时刻,总令人记忆犹新;课堂上,与老师对答如流的时机,总让人刻骨铭心……生活中,那些充满温暖的章节,散落在记忆深处,只要我们细心采撷,那些美好的日子,总会连成一片,熠熠生辉……
请以“那段温暖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叙述有条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要完整,有真情实感。
(3)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