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颇具中国风的画面、鲜明的人物形象、出色的电影配乐,在整个暑期档独占鳌头,观众络绎不绝。
C.2019年 ,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996、我太难了等热词、流行语摩肩接踵、层出不穷,充分反映了时代特征。
D.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高尔基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B.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
C.瞧,她美得跟朵花似的!
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不但活泼开朗,单是那浑身雪白的衣衫,在一片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感。
B. 这间教室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几十名学生只能正襟危坐在里面上课。
C.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炼钢技术,这是无可置疑的。
D. 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茁实小伙子,大概是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一见陌生人两腮就红起来,嘴里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B.印度观众惊讶地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C.沙漠型、山地型、丛林型、两栖型、海洋型、空降型等……受阅官兵色彩斑斓的新型数码迷彩戎装,仿佛祖国广袤多姿的壮丽国土。
D.巍巍铁阵中,首次出现了第二炮兵“世纪新军”:长剑10型巡航导弹和新型中远程导弹的身影。
5、阅读《渡荆门送别》和《送灵澈上人》〉,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画线的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读以上两首送别诗,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情。请你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达深情的。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补充完整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光”为线索,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D.《长征》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长征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2)根据提示的内容,分别写出A、B、C三个人物的名字。
美国记者A__在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B__、C__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中国人实际上都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人。B__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C__是它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
8、阅读课文《白杨礼赞》,回答问题。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
【1】文章开篇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第七自然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4】结合第八自然段的内容,简要说说白杨树与北方的农民有哪些相似之处。
【5】作者在第九自然段中写“贵族化的楠木”的目的是什么?
9、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的“遇见”让我们内心感到温暖、感动,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处风景……
请以“遇见”为题或自拟一个含有“遇见”一词的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体裁自定;②抒写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出现本校名称和本人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