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百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礼记》,春秋至战国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土改时,对那些称霸一方、为富不仁的乡绅土豪进行了狠狠地打击。

    B. 清晨,滨河的教学楼里传来了学生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C. 敌人正殚精竭虑地想分化我们,我们千万别中计。

    D. 每一次翻阅,都会让陈老先生想起恩师的教诲,激励自己笔耕不辍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然( mù)      猎( shòu)       杂( rǒng)    ( tiáo)

    B.暗( huì)       皱( zhě)       落( duò)     裂( guī)

    C.苍(jìng)        水(fú)         掇(cuàn)     ( qiáo)

    D.怀( miǎn)      奋( kàng)      然( piān)    默( jiān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留(zhì) 倦(daì)   责(jié)     抑扬顿(chuò)

    B.狼(jí)   (chú)   (suō)   不折不(náo)

    C.遒(jìn) 嶙(xún)   仰(zhān) 惟妙惟(xiào)

    D.杀(lù)   退(kuì)   (jiàn)   驿不绝(yì)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3)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7)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选文选自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让我们了解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指导。作者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现代文,完成问题。

    在马尔康

    张鹏禹

    ①知道马尔康是因为阿来,在《尘埃落定》中,老麦其土司和他的傻儿子正是生活在这里。当我再次想起这部小说,总感觉其中充盈着神秘气息。是什么样的土地能诞生这样的故事?那片开得热烈的罂粟花,那些淳朴的藏族乡亲,土司部族之间的征伐、心计和牺牲,那矗立千百年的碉楼,如今留下了什么?

    ②还没到马尔康市区,梭磨河已陪伴我们多时。它发源于红原查真梁子,汇入脚木足河,成为大渡河水。我想起晚唐诗人雍陶的那首诗:“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此中剩     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来这里的人,不论是汉人还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恐怕都要叹息一声。我们的诗仙太白,也被这山高水深的蜀道所折服,留下千古名篇《蜀道难》。在崖壁峭立的峡谷两岸,雍陶愁的是行路之难,受的是思乡之苦,而困扰我的则是如何伴这激越的水声安眠。

    ③打开酒店阳台的玻璃门,梭磨河是那么近,以至于身旁的朋友说话都要费力倾听。不同于潺潺流水和湍急飞瀑,也有别于 xióng hún 的黄河、静水流深的长江,眼前的梭磨河尽管不深,但河床石块密布,湍急的水流冲刷而过,有一种力量蓬勃的美感。眼前这条河,力道不仅体现在视觉和听觉上,更是雕刻出马尔康大地的形状,串联起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群、松岗直波古碉群等一众文物古迹,孕育出神秘多彩的嘉绒文化。

    ④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往往在风景绝佳处设置亭台轩榭,供人赏玩风景,也常在地势单调处或山顶建塔。有了塔,起伏的丘陵山峦便有了灵气。见惯了一般的塔,再看马尔康的碉楼,绝对会被它质朴的美感和刚健有力的线条所折服。

    ⑤仰视这两座矗立于松岗乡直波村的八角碉楼,一座雄踞村北山脊上,一座在村中与其对峙,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听当地人说,双碉内有暗道相连,可以相互交通,只是入口已难找到。碉底还可储存粮食,备战备荒。

    ⑥碉楼的兴建当然是出于军事目的。曾经,这里没那么多诗情画意供迁客骚人驰骋才情,更多的是金戈铁马,马革裹尸。如今,碉楼像一位无言的老者,依旧傲然地刺向天空,似从空中钉入大地的两枚楔子。细察之下,时间留给它们的只有砖缝中的点点青苔。是砖和木塑造了它们,是古直波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缔造了它们,是老土司疆土永固的决心成就了它们,给了它们足够的自信对抗狂风骤雨,对抗光阴的侵蚀,甚至对抗地动山摇的倾覆。1933 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 年的松潘大地震、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2017 年的九寨沟地震,都没有撼动这古老建筑的尊严,只是无意间造就了另一奇景——倾斜了 2.3 米的直波南碉,是中国的“比萨斜塔”。

    ⑦直波村的南北二碉,与对面柯盘天街上的官碉遥相呼应,组成了雄伟的松岗古碉群。而马尔康的碉楼群远不止这一处,据阿坝州藏族学者阿根的研究,截至 2008 年,嘉绒藏区共有770 座完整的碉楼、150 余座残缺的碉楼、300 座垮塌或被人为拆除的碉楼。也难怪梭磨河的“梭磨”二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岗哨多”。

    ⑧看完碉楼,再去看雪。

    ⑨坐在开着暖气的中巴车上,伴随着轻微的高原反应,我脑袋昏沉,迷迷糊糊。猛一下车,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如当头棒喝,撞入眼帘,困意顿消。这是大藏乡,海拔 3500 多米,空气凛冽而清新,带着点潮气。昨夜的雪尚未消融,点染在千山万壑的林海中。细看,雪只在树梢和枝头,层层叠叠,交织出一片参差错落的水墨画,是大场面,是开阔地,是静心处,是仙境图。远处是大藏寺,白塔、金顶、庙宇、经幡,如蓬莱仙境。

    ⑩四周寂然无声,只听到藏式小屋屋顶上积雪消融的轻微声响。太阳出来了,顺着屋檐结成的一排冰溜子晶莹剔透。高原的阳光驱散了氤氲的水汽,高高的庙宇屋顶不时有大块大块的积雪掉落,砸在地上。雪,纯白洁净,纤尘不染,全无城市里被众人踩踏的狼狈样。能在大藏乡做一粒雪,想必也是幸福的。

    (1)看拼音,写汉字。

    xióng hún _____

    (2)文章以作者在马尔康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叙述,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所经景点

    所见景观

    观察角度

    景色特点

    _____

    河床石块密布,湍急的水流冲刷而

    过,有一种力量蓬勃的美感

    俯视/近观

    _____

    碉楼

    矗立于松岗乡直波村的八角碉楼,一

    座雄踞村北山脊上,一座在村中与其对峙,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_____

    气势恢宏、高大雄伟

    大藏乡

    _____

    近观

    视野开阔、淡雅静谧

    (3)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的划线句。

    (4)第⑨段中的加点字不能改成“映入眼帘”的原因是什么?

    (5)对文章最后一句“能在大藏乡做一粒雪,想必也是幸福的”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抒发了作者对所见雪景的赞美之情。

    B.抒发了作者对宁静、不被打扰的生活的向往。

    C.抒发了作者对于自己不如意的人生的感叹。

    D.抒发了作者对大藏乡由衷的喜爱以及不舍之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一定发生了许多突如其来的事情,有令人不安的,也有令人惊喜的,有令人难忘的,也有令人期待的……请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