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鲜腴(yú) 镌刻(juān) 记载(zǎi) 摧枯拉朽(chuī)
B.畸形(jī) 纤维(qiān) 斟酌(zhuó) 杳无消息(yǎo)
C.濒临(bīn) 琐屑(xiè) 黝黑(yǒu) 不折不挠(náo)
D.要塞(sāi) 暴晒(bào) 缰绳(shĕnɡ) 长途跋涉(bá)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óu) 辟邪(bì) 蹒跚(pán) 惟妙惟肖(xiāo)
B.记载(zǎi) 秀颀(qí) 黝黑(yǒu) 丑陋可憎(zēng)
C.饱涨(zhàng) 倔强(jué) 纤维(qiān) 锐不可当(dāng)
D.藤蔓(màn) 遒劲(jìng) 倾轧(yà) 潜滋暗长(qián)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这块地方面积之小。
B.“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一句的主干是“她抚摸头发”。
C.“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的谓语中心语是“显露”。
D.“起立!”从语气来看属于祈使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领空翔舞的“飞天”。
B.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破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
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时令,“平”“混”写出洞庭湖水岸齐平、与天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B.颔联中“气蒸”二字写出了湖水的丰厚蓄积,“波撼”二字展现了湖面的澎湃激荡。
C.颈联“无舟楫”暗指诗人有心出仕却无人识,“耻”则指为谋求功名者感到可耻。
D.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触景生情,情在景中,前两联写景豪壮,后两联抒情真切。
【2】尾联化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默写
(1)此地一为别, 。浮云游子意, 。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4)登临吴蜀横分地, 。
(5)《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优美自然景色的句子是:土地平旷, , 。
(6)《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诗人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句子: , 。
(7)《三峡》中,作者用奔马和御风作比较,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 , 。”
7、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等名著,现在到了检验阅读效果的时候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说理解】请阅读下面两句话,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中任选一部名著,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史诗”二字的理解。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埃德加·斯诺
《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维克多·雨果
(2)【做笔记】同学们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发现了田野里无数小虫子的秘密。请你仿照示例,完善下面的读书笔记。
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打开了昆虫世界的秘密之门:蝉居然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萤火虫居然会在享用猎物之前,先给猎物注射麻醉剂,使它失去知觉;____________
(3)【辨事件】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4)【明方法】先阅读下面材料,再回答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
(节选自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
这段文字谈到了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____________,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8、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1) | 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
(2) |
|
(3) |
|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4】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5】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9、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1)刘晓丽因妈妈私自翻看自己的日记很生气,不想和妈妈说话,但冷静几天后,晓丽决定给妈妈写封信进行有效沟通,以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请你代刘晓丽给妈妈写封信,不少于500字。
(2)《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①名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词,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