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关于《傅雷家书》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傅雷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B.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C.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信中,他列举了旧社会中大量的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反面事例来教导儿子。
D.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希望儿子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2、选择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栗树大都生在山里。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他们先将树下杂草刈除干净。然后环树刨出一道道沟垄,为防敲下的栗实四处滚动。栗实包在毛森森的壳里,像蜷缩一团的幼小刺猬。栗实成熟时,它们黄绿色壳斗便绽开缝隙,露出乌亮的栗核。如果没有人采集,栗树会和所有植物一样, 。
A. 立刻换上新装,满带沉甸甸的果实,等待秋霜冬雪的来临。
B. 将自己漂亮的孩子自行还给大地。
C. 衰朽凋残,步入生命的晚年。
D. 坠尽枯叶,零落成泥,重回大地的怀抱。
3、下列对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小说《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昆虫记》的魅力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美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英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
D.《昆虫记》一书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拟人和比喻极为常见。那充满爱与诗意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天下独绝 哀转久绝
B.人恒过 国恒亡
C.素湍绿潭 急湍甚箭
D.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各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不说“为水乡”而说“水为乡”,这是送者对朋友的安慰语。
B.诗的前两句描写眼前之景,由近及远,寓情于景。
C.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强烈对比,表现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担忧。
D.末句卒章显意,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
【2】第二句诗中的“渺茫”一词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用奔马、疾风来突出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选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你”是___________。
【2】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选填_______句,理由___
【3】作者认为两代人要建立和谐的关系,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青年人对长辈应持有怎样的态度?并请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写下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②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⑤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⑥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⑦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⑧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节选自《恐龙无处不有》,有删改)
【材料二】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铉,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节选自《被压扁的沙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恐龙生活在泛大陆上,泛大陆为恐龙提供了舒适的气候条件。
B.恐龙不适应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导致了南极地区恐龙的灭绝。
C.“板块构造说”“撞击说”都能解释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
D.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沟都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
【2】试分析【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材料二】中加点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相关事实,证明下面的观点。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9、按要求作文
清晨到黄昏,黎明到深夜,每一天,时间的长短都一样。同样的一天,可能因心境的不同而变得短暂或漫长:或是因为欢欣愉悦、沉醉专注、依依不舍……这一天似乎转瞬即逝;或是因为担忧牵挂、百无聊赖、翘首以待……这一天让人度日如年,无论感觉过得快还是慢,每一天都在生命里不可替代。
请以“这一天过得真______”为题,从“快”与“慢”中任选其一填在标题横线处,使标题完整,写一篇600-65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文中勿出现真实的人名等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