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大型团体操表演精彩纷呈,队员们动作抑扬顿挫,变化丰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B.周末的早晨,王双在一阵闹铃声中如梦初醒,赶紧起床收拾东西就出门了。
C.王老师对这个事件的分析既系统全面,又入木三分,讲解却浅显明白。
D.精彩的节目高潮迭起,观众们看得张目结舌,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2、被作者称作刽子手的昆虫是( )
A.蜣螂
B.蜘蛛
C.螳螂
D.萤火虫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凛冽(lǐng) 蒙昧(mèi) 咆哮(páo) 摧枯拉朽(xiǔ)
B. 绯红(fēi) 滞留(zhì) 黝黑(yōu) 眼花缭乱(niáo)
C. 映衬(chèn) 私塾(shóu) 粲然(càn) 夕日欲颓(tuí)
D. 缰绳(jiāng) 脸颊(jiá) 胆怯(qiè) 正襟危坐(jīn)
4、(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 朝圣/朝令夕改 星宿/风餐露宿 绿茵/绿林好汉
C. 箴言/缄默无言 船舷/扣人心弦 粗犷/旷日持久
D. 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
5、诗歌鉴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辽远的属国慰问边关守军。
B.颔联以“征蓬”和“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来报:“统帅正在前线。”
6、请有感情地背诵《野望》,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野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文)《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尾礼服。(______)
A、正确 B、错误
8、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陶渊明
朱光潜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有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他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得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病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愤。渊明的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的种种不称心的事。
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能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高任鸟飞”的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景仰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相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也正因此。
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他做了官,特别派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他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渊明的伟大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
总之,渊明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妙声响。
(节选自《诗论》,有删改)
(1)请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陶渊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是诗的国度,生活与诗从未分离,请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想来想去,只不过还是个医生。”——钟南山
1岁差点被埋在废墟;
23岁打破全国纪录;
35岁才开始从医生涯;
43岁出国留学,2年后让外国人刮目相看;
60岁功成名就;
67岁又迎来人生真正的大考——非典;
84岁再度出山,逆行武汉。
医者仁心,国士无双。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