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驻马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对双胞胎长得实在惟妙惟肖,连他们的父母有时也分不清。

    B.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诚惶诚恐,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推搡 慧星 翌日 轻歌曼舞

    B.震撼 雾霭 豌蜒 阳奉阴为

    C.凫水 撺掇 斡旋 人情事故

    D.枯燥 致密 争讼 怒不可遏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liǔ   娌(zhóu   热泪涟(lián

    B.xùn   wéi   惟妙惟xiào

    C.息(zhì   xuè   精竭虑(dān

    D.手(   恹(yàn   心满意(chè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赏析:阅读下列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的“城”指当时的_________城。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句子。

    (1)驴友们途经富春山,目睹山势之高峻,感受丛林之幽寂,体会到了《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2)《与朱元思书》中以游鱼衬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均曾在《与顾章书》中描写“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在《与朱元思书》中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班级开展名著《傅雷家书》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文段中“你”即《傅雷家书》中的:____

    关注情节

    “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

    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________

    关注评价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李强:“傅雷连芝麻蒜皮的事也要管,这样的父亲很讨厌!”

    张丽:“我不这么认为,因为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中国灯文化》,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灯文化

    ①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活动。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当时引发了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

    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

    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

    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厘米的范围内,分布着50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些松枝应为松含量很高的红松。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 1 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瓦电灯的亮度。

    ⑤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⑥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⑦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英制弧光灯。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关记行点一盏,而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无害,反而有益,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

    ⑧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手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各地推陈出新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故宫这次举办的上元之夜活动,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1】下面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灯彩既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也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观赏灯具,隋唐宋元时期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

    B.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是中国灯文化的两个系统,并行演化,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

    C.长信宫灯是汉代百姓普遍使用的灯具,它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灯具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

    D.中国古代灯具以其自身特色著称了几千年,到了现代才有些落伍。

    【2】结合选文,围绕“中国灯节文化的发展过程”,将下列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开始使用彩灯→隋唐宋元,②________→明清到近现代,形成灯节文化现象→当代,③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不仅仅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说明了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摘录出来的,你认为是从哪段摘录的?请说明理由。

    据《清稗类钞》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