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不要以为非长篇大论的文章不算好文章。
D.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
2、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
A. 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 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 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 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大国文化”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翼装高空飞行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高空极限挑战运动,挑战者尤其需要提高运动安全。
D.要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基本的依据之一是看他能否留意自己产生的细小想法。
4、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卸 修葺 辍学 筋疲力尽
B.隧道 消毁 云宵 杳无消息
C.教诲 弧线 扼制 推心至腹
D.防害 拮责 著作 言不由衷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赞,请你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能自反也;知困,____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________,有恨无人省。(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白居易《卖炭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7、名著欣赏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材料三:
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况且,即使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非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
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大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1】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2】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3】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
B.“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9、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海会向往高山的挺拔,高山也会向往大海的广阔。我们在向往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的向往。对此你有何感悟、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