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鞍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航拍中国》节目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B.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 2、下面对杜甫《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 3、下列作家作品知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使至塞上》——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

    B. 《渡荆门送别》——李白——字太自——号青莲居士——唐代

    C.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宋代

    D.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

  • 4、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 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B.懊丧 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C.凛冽 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D.管辖 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写于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初贬黄州时。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达四年多。《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词牌名_____,本册教材中还有一首相同词牌名的词,作者是_____(人名),词的题目是______

    【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疏”“漏”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两首作品都写到了“孤鸿影”,请分析表现手法和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

    5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7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8答谢中中书》中 “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写出了晨昏景物变化之美。

    9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名句很多,请写出有关其中某个节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你”是指___________,文中“我”“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文中画线句体现“我”具有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

    (1)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2)当时,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一个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3)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地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的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4)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5)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贺卡没贴邮票。”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6)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 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7)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 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张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给贺卡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它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8)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9)次日8点,那张贺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10)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了这张贺卡。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他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11)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1概括文意,补充情节。

    本文围绕贺卡依次写了:写贺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结合文本,揣摩第5段划线句子中两个“哆嗦”的不同含义。

    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A)的手更哆嗦(B)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6段划线句子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每当“他” 凝视着母亲的贺卡时,为什么“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文最近很苦恼,爸爸希望他“多动动”,周末多去骑车、爬山、打球。而妈妈却觉得即将进入九年级,重点应该“坐得牢”,希望他能在家多学习或者去图书馆看看书。

    任务一:步行、骑车、爬山、打球、跳绳……你有喜欢的运动吗?请以“我最喜欢的一项运动”为题作文。

    任务二:请以小文的同学的身份给他父母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爸爸,或者写给父母俩,谈谈你对“多动动”与“坐得牢”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①任选一个任务进行写作;②题目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