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名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菲的世界》一书中,艾伯特认为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丰富的知识。
B.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C.《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写给青年的,全书基本是纯理论的阐述,闪现理性的光芒。
D.《傅雷家书》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都是书信体,给人亲切温情的感觉,同时又充满理性的睿智,两者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
2、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作者西汉司马迁,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B.“烈士暮年”中“烈士”指为国捐躯的人,“此之谓大丈夫”中“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人。
C.始龀,刚换牙,指七八岁;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D.“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三山是神话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糜子(méi)瞭望(liào)蛮横(hèng)震耳欲聋(zhèn)
B.拙劣(zhuō)喧哗(huá)追溯(shuò)怒不可遏(è)
C.脑畔(pàn)堕落(duò)汩汩(gǔ)挑拨离间(jiān)
D.萦绕(yíng)羁绊(pàn)推搡(sǎng)出类拔萃(cuì)
4、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不起眼的一件物品饱含真情。它们悄无声息地治愈了我们的心灵。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在前行的路上,你应该抬起头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温情,这样就会收获惊喜。
A.文中加点词语“感受”“收获”都是动词。
B.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
C.“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定语。
D.“它们悄无声息地治愈了我们的心灵”一句中,句子主干是“它们治愈心灵”,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5、古诗歌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题写在诗人家屋壁上的,写出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B.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C.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D.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2】从修辞角度理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的“绕”字。
6、古诗文默写
(1)青青园中葵, 。《长歌行》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长歌行》中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壮时代的句子是 ,
(5)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名句“ ,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6)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7、名著阅读。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这段文字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2)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保尔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他浪漫温情,也有过挣扎绝望。请结合相关情节,任选一个角度对保尔的英雄形象进行分析。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年戏
马亚伟
①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
②大人孩子奔走相告:“看戏去喽!看戏去喽!”到那时,春节才真正有了年的味道。年戏是最能聚拢人的活动,村里几乎全民参与,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穿得暖暖和和,到戏台下来看戏。乡村简陋的戏台,撑起一个绮丽的空中楼阁,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水袖如云,像走马灯一样从戏台上晃过。
③戏台下,男女老少伸长脖子,侧头的,点头的,张大嘴巴的,摇头晃脑的,拍手叫好的,密密麻麻一片,全是陶醉的模样。小孩骑在大人的脖子上,鼻涕泡僵在风里。冰糖葫芦、棉花糖等各种零食,也给活动增添了几分热闹。午后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铺开,温暖而安适,人便在饱满的光线里,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
④每当看戏时,我的视线穿越拥挤的观众,落到戏台上,眼里的景象霎时缤纷起来,舞台上旖旎的长襟水袖,背景里缤纷的绣阁绮窗,多么美啊!耳边响着各具特色的唱腔,生旦净丑各有风味。我最喜欢俏滴滴的花旦,举手投足活泼机灵,很惹人爱;还有花脸的唱腔,气韵颇有慷慨,痛快淋漓;还有优雅美丽的青衣,唱腔婉转悠长,极为动听。
⑤我的母亲曾经唱过几年戏,我从小耳濡目染,也非常喜欢戏曲。有一次,戏台上唱的是《大登殿》,王宝钏十年寒窑,终于拨云见日。“端端正正,正正端端,驾坐在金銮……”,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表情生动,非常有感染力。高潮之时,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演员的表演更加卖力了,完全沉浸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
⑥我的兴趣,更在于戏台上偶尔会出现的“奇幻效果”。我忘了是一出什么戏,戏台上喷出一阵烟雾,闪过几道亮光,一只蚌就变成了一位漂亮姑娘。那个年代,这样的场景无异于如今的“豪华大片”。整个戏台因此变得瑰丽,梦幻,让人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乡村戏台,仿佛是天上宫阙,演绎着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神奇而生动。
⑦花花绿绿的戏台,有板有眼地唱念做打,热热闹闹的人群,都那么让人怀恋。我多想再回到故乡,在故乡的戏台下,看一场年戏。
【1】文章一开头就说:“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热闹”“欢腾”的。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有人说,本文的最后一段与鲁迅先生《社戏》中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蕴含着相同的情感。请谈谈你的理解。
【4】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的家乡有哪些地方戏?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简述其主要特点。
9、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假日的旅行,在山川湖海、人文景观中打开生活的视野;心灵的旅行,在思索徘徊、欢乐痛苦中张开思想的风帆;生命的旅行,在探索挑战、失败成功中留下珍贵的印迹……
请以“旅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