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强悍(hàn) 跻身(jǐ) 秉烛夜读(bǐng)
B. 精湛(zhàn) 醒豁(huò) 卷帙浩繁(yì)
C. 晦涩(sè) 斗胆(dòu) 杳无音信(yǎo)
D. 寥寥(liáo) 和谐(xié) 无懈可击(xiè)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核舟记》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文章通过对一个长不盈寸的核舟的描述,赞美了雕刻家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
B.“信天游”是陕北民歌,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贺敬之的《回延安》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北宋时期的田园诗人。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因此更加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他笔下的“桃花源”就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
3、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 )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 )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 )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 )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A.xián 暴 xǐ 辙
B.jiān 暴 xǐ 撤
C.xián 曝 tú 辙
D.jiān 曝 tú 撤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 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 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 这么美丽的文字, 这么伤感的情怀, 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③①⑤②④ B.②③⑤①④ C.①③④⑤② D.⑤①③④②
5、古诗阅读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地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③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④一日凉。
(注释)①鹧鸪天:词牌名,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杖藜:柱着藜杖。④浮生: 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诗词常借助意象来寄托情感。本词前两句描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意象,营造了杂乱衰萎的意境,流露了词人谪居黄州的落寞烦乱心情。
B.从景物描写看,上片三四句运用动静结合以及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手法,着力描绘白鸟、红蕖。
C.从人物形象看,下片前三句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刻画了一个自得其乐的闲人形象。
D.从语言看,上片运用了叠词。“时时” 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 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E.从画面设置看,远处林断山明,近处竹林隐墙,背景深远;高空白鸟翻飞,池塘红蕖照水,相映成趣;白鸟红蕖,翠竹衰草,色彩丰富。整个画面充满颓废色彩。
【2】有人说“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这两句是点睛之笔,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6、(题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临沧海”化用________(人名)《步出夏门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保尔走到公路的一旁,当他们只相隔几步的时候,朱赫来才看到他。
朱赫来偷偷瞧瞧他,他那浓密的眉毛颤动了一下。他认出了保尔,感到非常的意外,心头也产生了希望,不由放慢了脚步。于是他的背脊触到了刺刀尖儿。
“走呀,走呀,要不我用枪托子挂你!”那个押送兵尖着嗓子刺耳地吆喝道。
朱赫来加快了步子。他本来想跟保尔说几句话,但他克制住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稍微挥了挥手,作了个暗暗打招呼的姿势。
保尔生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警觉,立即转身走到中旁,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一点也不在意似的。
其实他脑子里正紧张地转着念头,临时又改交了计划:“要是我的枪瞄得不准,子弹也许要打中朱赫来……”
彼得留拉匪兵已经到了身旁,难道还能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吗?
刹那间,保尔表现出异常的勇敢和果断,于是发生了这样的场面:留着棕黄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到了保尔的跟前,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过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地往地下一按。
只听得当啷一声响,刺刀撞在石头路面上。
彼得留拉匪兵没有防备这个突然的攻击,不禁吓呆了,但随即用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用整个身子压住枪,死也不松手。抢夺中,触发了扳机,枪啪地一声响了,子弹打在石头上,呼啸着蹦起来,掉进路边的壕沟。
朱赫来听见枪声,往旁边一闪。同时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在狂暴地从保尔手里夺枪。他转动着枪,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保尔依旧抓住步枪不放。这时候,那个彼得留拉匪兵疯狂地使劲,猛一推,把保尔摔在地上。然而即使这样,他还是没有夺回步枪。保尔摔倒的时候,借着这股势头,把押送兵也拖倒了。此时此刻,无论施加多么大的力量也不能叫保尔放下手中的枪。
朱赫来一个箭步就冲到他们旁边。他抢起铁拳,猛击押送兵的头部。一秒钟后,脸上挨了两下铅块一般沉重的拳击的押送兵,已经放开了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沉重的布袋,掉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也就是这双强劲有力的手,把保尔从地上扶起,让他站稳。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文中分别表现了保尔和朱赫来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8、“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中的“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
9、请以“暖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