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咸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口(ài   朦胧ménɡ lónɡ   huì 泰然之(chù

    B.huái   本(zhé   恣睢zì suī 耿耿于怀(ɡěnɡ)

    C.然(wǎnɡ 熠熠     贿赂huì lù 战战兢兢jīn

    D.米(xiān   xínɡ     救(zhěnɡ 顿开(

  • 2、根据《经典常谈》所属内容,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甲图

    乙图

    A.甲图中的文字“火”和“下”分别是象形字和指事字。

    B.乙图中三幅字的字体分别是“篆书”“楷书”和“行书”。

    C.“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的熟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分别是《易》《书》《诗》《礼》和《春秋》。

    D.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即“合纵”,有的主张秦与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即“连横”。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签订 舰艉 鄙视 阻栏索 眼花缭乱 B.妯娌 缰绳 洗涤 解剖学 抑扬顿挫

    C.桥墩 斟酌 篱笆 储藏室 巧妙绝纶 D.畎亩 穷匮 枥青 白沙堤 无动于衷

  •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③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景仰备至,前来浏览,作诗记文。

    ④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

    ⑤这些石刻和碑刻,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风景中精彩的去处。

    A. ①③②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④⑤②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1诗的三、四两句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的,表现了战地怎样的气氛?

    2历来评论家都很推崇“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试赏析“压”的妙处。

    3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3)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出因战事连绵,表达对亲人音讯的渴盼,对家人思念的句子是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选段

    选段一: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选段二: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4)保尔在修铁道工地被疾病击倒后,作为人物B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这样炼成”具体指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黑匣子

    ①在航空事故中,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重现事故的过程是复杂且系统的。我们经常听到新闻中说,要调查事故原因首先需要找到该机的“黑匣子”。那么,什么是“黑匣子”?

    ②黑匣子的正式名称叫飞行信息记录系统或者飞行记录仪。是一种安装在航空器上,用于事故调查、维修和飞行试验的设备。黑匣子一般是两个长约40厘米、宽与高分别约20厘米的长方体,每个重约20千克到30千克,通常安放在飞机的尾部,这个位置在空难时通常比较容易完整地被保存下来。

    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两套仪器:一个是驾驶舱通话记录器(Cockpit Voice Recorder,CVR),实际上就是一个磁带录音机。仪器上的四条音轨分别记录飞行员与空管的通话,正、副驾驶员之间的对话、机组员对乘客的广播,以及驾驶舱内各种声音(引擎声、警报声)等。从飞行开始后,黑匣子就不停地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例如谈话、发报及其他各种声音响动全部录下来。但它只能保留停止录音前一定时间内的声音(可能是30分钟到2小时)。

    第二部分是飞行数据记录器(Flight Data Recorder,FDR),它可以把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在磁带上,包括飞机的系统工作状况和引擎工作参数等飞行参数。早期的记录器只能记录20多种数据,现在记录的数据已可达到60种以上。其中有16种是重要的必录数据,如飞机的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的位置等。

    ⑤黑匣子不是黑色的。现在的黑匣子其实并不黑,它的外壳是明亮的橙红色。“黑匣子”这个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1954年,这一年,人们首次提出了在驾驶座机舱内装设声音记录器的想法。当时飞机内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状都统一的黑色方盒里。而声音记录器则放在最坚固的黑色方盒中。虽然现在的黑匣子已经不再是黑色,但“黑匣子”的名称还是这样保留了下来。

    ⑥现在的黑匣子大多采用橙红色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这样可以让搜救人员快速发现黑匣子的位置。目前,所有的黑匣子都会安装一个无线信标系统,它可以持续发射固定脉冲信号,这样就会为事故调查员们提供一个最基本的信号基础,增加黑匣子被搜索到的概率。在事故发生后,黑匣子可以连续30天向外界发射无线电信号。除了鲜艳的颜色,黑匣子还可以经受住爆炸解体、高温燃烧、入水浸泡等破坏。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黑匣子需要能承受超过自身重力3400倍的冲击和超过1000℃温度的影响。

    ⑦有了以上这些技术措施的保障,不管是经过猛烈撞击的、烈火焚烧过的、掉入深海中的、还是经受过爆炸的黑匣子,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以便在空难发生后将相关数据记录和保存下来,供人们分析事故原因,降低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摘自中国科普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飞机失事后,想要找到证据、了解事故真相,首先需要找到该机的“黑匣子”。

    B.“黑匣子是一种安装在航空器上,用于事故调查、维修和飞行试验的设备”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C.黑匣子一开始是黑色的,现在为了方便搜救人员能够快速发现它的位置才改为橙红色。

    D.第⑦段“绝大多数”一词表明还存在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黑匣子是如何帮助人们分析飞机失事原因、重现事故过程的?请简要概括。

    【3】请简要概括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黑匣子都能被寻找到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如果你渴求一滴水, 我愿意倾其一片海; 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 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 如果你要一个微笑, 我敞开火热的胸怀; 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 我陪你走到未来。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请以“那一刻,春暖花开”为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人名;④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⑤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⑥不少于600字;⑦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