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城市停车场设置应该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经济适用,保证用户进出安全。
B.广西民族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当地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C.金秀的山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有的像雄狮,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尖,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
2、下面给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镂空(lóu) 踌躇(chóu) 凛冽(liè) 惟妙惟肖(xiào)
B.婆娑(suō) 上溯(sù) 炽热(zhì) 摩肩接踵(zhǒng)
C.濒临(bīn) 默契(qì) 镏金(liú) 坦荡如砥(dǐ)
D.妥帖(tiē) 秀颀(xīn) 喧嚣(xiāo) 恹恹欲睡(yān)
3、下列关于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维的《送别》这首送别诗,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但离人回归却难定,可谓意中有意。
B.《苏幕遮•碧云天》这首羁旅乡思词,词尾最后两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反倍感孤独与怅惘,怀念家园深情流溢其间。
C.《列子学射》记录了关于列子学射箭的事迹,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只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
D.《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写出诗人杜甫对妻子的思念,也同样能读出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两人望月时情感是那样的真挚和凝重,其中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4、下列对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1)中国太空第一课的靓丽影像已永久定格。
(2)“神女”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二位成功的“太空教师”。
(3)太空授课的重要意义,莫过于点燃莘莘学子的太空激情,为航天事业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4)“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假如你由此寻声凝望那深邃的太空,那么中国航天之薪火相传又开始了。
A.句(1)中的“影像”是主语中心语,用“ ”标示;“定格”是谓语中心语,用“ ”标示。
B.句(2)主干是“王亚平是‘太空教师’。”
C.句(3)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空授课的重大意义。
D.句(4)中“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是祈使句。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2】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2)一日不见,_________。(《诗经·子衿>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盂浩然《望洞庭湖赠张相》)
(4)《桃花源诗》中有句“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用不着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动。托卡列夫,你说的对,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段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会说出这番话?
8、手掌里的清凉 段奇清
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1】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
天气酷热 | 哥哥行动 | 哥握弟手 | ||
①_____ | 感受清凉 | ②____ |
【2】按要求品析语言。
(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品味加点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4】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总有一些期待会让我们欣喜或是失望,总有一些梦想会实现或最终落空,总有一些付出会有所收获或是留下遗憾……不论是快乐还是伤痛,都是人生的历练。
请以“我的一次历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级、人名等;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