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郑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B.他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不值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C.他工作出色,小小年纪就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品牌,在同辈中显得鹤立鸡群

    D.《朗读者》每一期的嘉宾的朗读都带着自己独有的情感、韵味,观众们常常听得出神入化

  • 2、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兄弟之间排序是有明确讲究的,如季是老大,叔是老二,仲是老三,伯是老四。

    B.《饮酒(其五)》是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告诉我们活在尘世需要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才能品味酒中真意。

    C.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因此“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的南岸”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根据每句字数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规定八句,两句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

    B.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的校园。

    C.参加大会的科学家们,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的《石榴》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来结构全文,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则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思路来结构全篇。

    B. 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以举例论证为主,而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则以道理论证为主。

    C.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和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都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揭示了世态的炎凉。

    D.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课文按照空间的顺序细致地描述了核舟和舟上人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本诗的体裁是____,韵脚是____

    2诗中“急”字貌似寻常,实则别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其实不然,请你从表现手法方面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3)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5)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班级举办“走进经典名著,探索父亲形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辩论环节,大家总结出了“父亲是灯塔,能给孩子的人生道路以指引,但也有人认为父亲并不都是引导,也会有”请你从下列所给三个专题中任选一个,从父子(女)相处角度,探究其中父亲的人物形象。字数200左右。

    专题一:傅雷与傅聪(《傅雷家书》)

    专题二:鲁迅与父亲(《朝花夕拾》)

    专题三:虎妞与刘四爷(《骆驼祥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悠悠豆花香

    曹淑玲

    ①门前小街上,多了一家豆腐摊儿。一辆电动三轮车,装得满满当当,豆腐,豆浆,豆片,豆皮,好像豆子开会,热热闹闹。小街一景似的,每到日落,很多人特意陆续来等。

    ②卖豆腐的是个女人。五十刚出头的样子,外地口音,衣着朴素干净,手脚很麻利。人们因急着回家,或怕买不到,都有点迫不及待,纷纷先付了账。倒是女人始终微笑着,轻声应着:“好,……”并不抬头看,只淡定娴熟地切,称,拿,递。豆花香幽幽地飘出来,深深浅浅,萦绕不绝。

    ③“呀!”好久没有闻到如此地道清醇的豆花香了,儿时的故事好像倏忽间被唤醒了,似一粒胖豆子,正从记忆的土壤里拱出来。

    ④秋日的田埂上,祖母总会带我去收豆子。看着被阳光喂得饱饱的豆荚,稍不留意,就要“噼噼啪啪”爆开来。祖母会笑得合不拢嘴,一面念叨着“好哦,好哦”,一面轻手轻脚地收割,仿佛那是她养育的孩子,生怕碰伤抑或遗落一粒。

    ⑤祖父过世早,祖母一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维持生计的唯一出路是做豆腐。看祖母做豆腐,仿佛看一场大戏,夜的帷幔刚一拉开,祖母就要登台了。经过一天的浸泡,豆子像沐浴过的美人,体态丰腴莹润。此时,祖母却并不急着做,而是有仪式感地虔诚静默地凝视着。她喃喃自语:“你们啊,得熬过了多少晴天和雨天,不易,到了家了,我会好好伺候你们的。”

    ⑥磨豆子最累,祖母却从不交予别人,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推着磨盘,就像她竭尽全力推动着生活压给她的那些苦难,不急不恼,不怨不艾。一圈又一圈,白色的琼浆汩汩淌下来,那是豆子平凡生命的奉献。压轴大戏是祖母用卤水“点花”,那是做豆腐的秘诀。每每此时,祖母表情显得很凝重,既从容淡定,又严谨认真。多一点,豆腐就老了,又黄又涩。少一点,豆腐又嫩了,易碎,失了弹性。

    ⑦祖母做的豆腐细腻醇香,十里八村都等着买。我问过祖母“点花”秘诀,什么样的比例,才能把豆腐点得恰到好处。慈爱的祖母爽朗地笑起来:“傻孩子,哪儿有啥秘诀啊,奶奶不认字儿,可奶奶懂一个理儿,‘点花’就是把握好分寸,就像咱做人,遇到事,莫慌神儿,拿得起,稳得住,像这豆腐,清清白白。”

    ⑧后来,读《苏东坡传》,读到苏轼因官职被贬,薪俸不高,每次待客,便亲自下厨,在豆腐上大做文章,他写“箸上凝脂滑,盘中软玉香”,我掩书而笑,豆腐的身影不仅在民间,也在隽永的诗意里。

    ⑨祖母走后,我就很少买豆腐了,用石膏点就的豆腐像一个丢了生命的壳子,空有一副皮囊,早已无味。

    ⑩一阵晚风掠过,浓郁密匝的豆花香飘散出来,弥漫了我的味蕾。我喜欢上女人的豆腐。

    有几次买豆腐,总见一男人坐在马扎上,虚胖,苍老,稍显病态,牙齿尽已脱落,只偶尔帮女人收个零钱。听人说,那是他男人,是做豆腐好手,一场大病如大厦将倾,她硬是靠卖豆腐撑了起来。她说一盘子好豆腐,怎么压都不碎,人的肩上被生活压了点苦难,也不该怕。好的豆腐,撑得起的不单单是压在身上的石头,还有人心。不管啥时候,人心都得像豆腐一样,不能散了个儿。

    晚风中,豆花香幽幽地飘荡着,萦萦绕绕,绵绵不绝,香溢在整个人世间。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喜欢上女人的豆腐,除了因为豆花香,“我”还从女人身上看到了祖母的影子。

    B.作者对儿时故事的深情回忆,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外祖母的无限思念。

    C.“点花”是外祖母做豆腐的压轴大戏,那是做豆腐的秘诀,也是贯穿文章的线索。

    D.第段以“豆花香”巧妙点题,同时流露出对祖母的思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文章以“悠悠豆花香”为题,有什么好处?

    【3】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祖母会笑得合不拢嘴,一面念叨着“好哦,好哦”,一面轻手轻脚地收割,仿佛那是她养育的孩子,生怕碰伤抑或遗落一粒。

    【4】结尾部分写到卖豆腐女人的丈夫,是否多余?为什么?

    【5】从文章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出三点即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题意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从小到大,许多传统习俗伴随我们成长。如端午节佩戴香包、中秋吃月饼、春节不能扫地倒垃圾,如祭祀时求平安符、焚香烧纸,如不能分“梨”送“钟”、搬家要挑吉日等等。你也许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也许发现它值得保存的内涵,也许察觉到它不合时宜的地方……

    请就个人生活见闻,以“传统习俗”为话题,写下你的故事经验或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全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