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沙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B.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如“汉阴”即指汉水南岸。

    C.《史记》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经典,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开创了断代史书的形式。

    D.《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宁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昧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演绎       绚丽       恭顺       不修边幅

    B.旷野       襁保       羁绊       安营扎寨

    C.抉择       漩涡       屹立       纷至踏来

    D.墩实       蛮横       斡旋       目眩神迷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子”在古文中意义丰富,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子”指“儿女”,而“子非鱼”中的“子”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

    B.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有《逍遥游》《礼记》《秋水》等内容。

    C.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马说》可以说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本文言简意赅。

    D.古代常用借代手法来表示对人的称谓,如:“黄发垂髫”指代“老人和孩子”,“布衣”指代“平民”,“须眉”指胡须和眉毛,指代男子。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沿溯阻(阻断)  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消失)

    B. 以为大有所益(自己)  非享午夜分(如果)  三峡七百里中(从)

    C. 欲界仙都(的)  案牍劳形(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已而细柳军(到达)

    D. 九十(将近)  焉置土石(况且)  行且珍惜(一边……,一边……)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请简要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两个“悠”字的妙处。

    【2】本诗后两章巧妙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请说说其在诗中的具体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句子。

    ①《野望》: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

    ④《龟虽寿》: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⑤《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赠从弟》: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⑦《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与朱元思书》中侧面烘托江水澄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格列佛的故事显示了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的了解与观察,也彰显着时代特色,饱含对时代的讽刺。请结合《格列佛游记》的具体内容,说说“慧骃”是怎样教育子女的。(说出一个方面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下列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苏醒过来。

    【2】第③段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为什么不能删去?

    【3】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4】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文段画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阅读第六段,请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那么,在你看来,这个春天是怎样的呢?请以“这个春天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选择你所擅长的文体行文 。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3)不少于500字,不得套作和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