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乙】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寒,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属于边塞诗。甲诗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奇特的意境,乙诗通过描写诗人出使边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图。
B.甲诗首联中“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C.乙诗颔联即景设喻,以“征蓬”和“归雁”自比,烘托出自己孤寂的心境,贴切自然。
D.两诗尾联直抒胸臆,甲诗表现战士们为了国家衰亡决心奋战沙场。乙诗写作者在萧关遇见候骑,到燕然慰问都护,流露出完成任务的欣喜之情。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唯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D.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3、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
②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干世界
③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
④《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
⑤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
A.④①③⑥⑤②
B.④①③⑤②⑥
C.⑤②④①⑥③
D.⑤②⑥④①③
4、根据场合,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会议室:请勿吸烟。 B. 商场:你的光临,是对我们的信任!
C. 车站:亲人盼你平安归来! D. 医院:病员走好,欢迎再来!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2】请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汉乐府《长歌行》)
(2)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4)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
(5)历代以来,乡愁的表达形形色色,崔颢在《黄鹤楼》中以“ , ”诗句,表达了思乡情怀。
(6)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的诗句是: , 。
7、名著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其中“大迁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有一个人耗尽毕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这个人是___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__。他常用拟人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如在他笔下,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3)有人评价林冲既“忍”又“狠”。“风雪山神庙”的故事表现了他在一再的“忍”之后的“狠”。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谈谈这个人物在“雪夜上梁山”之后“忍”与“狠”的又一次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雪线上的蛋花汤
毕淑敏
①鸡蛋在昆仑山上是很稀罕的东西。
②你想啊,海拔5000多米,多么品种优良的母鸡也活不了。从平原到高原几千公里的路程,汽车一路上“跳迪斯科舞”,鸡蛋就是铁皮的,也会被颠出缝。
③于是,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年轻军人,就像思念绿色一样,思念白色的温暖的有着粗糙外壳的真正的鸡蛋。
④有一年过节,炊事班长很神秘地叫我:“喂,你是女娃,有个事嘛要问你。”
⑤炊事班长很能吃苦,做饭的手艺可不敢恭维。
⑥“什么事你说好了。”我心不在焉地应道。
⑦“喏,你看。”他伸出蜷得像个鸟窝似的手掌——我看到在他破裂的手指圈起的半圆形凹体中,有一个粉红色的鸡蛋。
⑧“是真的吗?”我惊喜地问。
⑨“当然是真的!要是有个老母鸡,也许能孵出鸡娃来!”炊事班长得意地说。
⑩我说:“这真是一个经历了长途拉练的鸡蛋。”
⑪炊事班长说:“别废话,知道叫你来干什么吗?”
⑫我说:“把这个鸡蛋送给我。”
⑬“吓!想得美!”炊事班长晃着他的方脑袋说,“老乡一共送我3个鸡蛋,3个鸡蛋够谁吃的?今天过节,我想用这3个鸡蛋给大伙儿做一锅真正的鸡蛋汤。你是城里人,你喝过那种片片缕缕像米汤似的鸡蛋汤吧?咱就做那样的。”
⑭“喝过。”我说。
⑮“那好,你就给咱做。”炊事班长说着把我推到锅前。
⑯在呼呼的热水面前,我可傻了眼。不错,我是喝过那漂浮如丝带的甩袖汤,但我根本就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⑰嗨!有什么了不起的!鸡蛋汤鸡蛋汤,顾名思义,把鸡蛋倒进水里就成汤!我痛下决心。打蛋!我命令道。
⑱炊事班长乖乖地拿出个大铝盆,天气不热,脸却涨得通红,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把3个鸡蛋打进去,用手指把蛋壳内的每一滴黏液都刮净。
⑲3个鸡蛋像3颗金蚕豆,在空旷的盆底滚来滚去;没有了外壳的鸡蛋,更小更少。
⑳一大锅水开了,冒着汹涌的白气。我端起盆,正想把搅匀的蛋液倒进去,突然觉得它们太单薄了。
㉑“加水。”我说。
㉒“往哪里加水?”炊事班长谦虚地问。
㉓“当然是往……鸡蛋里加水了。”我胸有成竹地说。
㉔“加多少?”炊事班长小心翼翼地请教。
㉕“就加……一大勺吧!”我指挥若定。
㉖现在盆里的景象好看多了,黄澄澄地半盆,再没有捉襟见肘的窘迫。
㉗“好了,现在就把鸡蛋液倒进锅里,并且一个劲儿地用筷子搅拌。一会儿,我们就会有香喷喷的真正的鸡蛋汤喝了。”我有条不紊地吩附着。
㉘人高马大的炊事班长乖乖地听着指挥,3个珍贵的鸡蛋和一大勺凉水倾倒进沸锅……一时间锅里锅外都很安静。
㉙满满一大锅水再次开了。
㉚锅里什么也没有,只是云雾般地浑浊。那3个鸡蛋神秘地失踪了,融化在一大锅雪水中。
㉛我和炊事班长面面相觑,目光在询问:“鸡蛋呢?万里迢迢从家乡带来的鸡蛋到哪儿去了?”
㉜喝汤的时候,我对大家说:“今天这汤是鸡蛋汤,真正的鸡蛋汤!”
㉝同伴们莞尔一笑,说:“是吗?做梦吧!”
㉞“是真的!我亲眼看见3个鸡蛋的,它们就在这汤里,我不骗你们!”我急得都要哭了。
㉟大家还是半信半疑,因为,汤里实在是看不到鸡蛋的影子。
㊱“不信,你们问炊事班长!”我使出最后的杀手锏。
㊲大家把脸转向炊事班长。炊事班长扶着他的大方脑袋,什么话也没有说。
㊳于是,大家一哄而散,没有人相信我关于鸡蛋汤的神话。
㊴“炊事班长,你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说?”我气愤地质问他。
㊵“大家没看见鸡蛋,你叫我说什么?”炊事班长心平气和地说。
㊶那一天,我喝了好多鸡蛋汤,一边喝一边想,鸡蛋藏到哪儿去了呢?
㊷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了好多年。我想假如我不在鸡蛋里掺水,事情也许会好得多。当然,如果锅不是那么大,如果我们有许多的鸡蛋,我们就一定会喝上美味的鸡蛋汤了。
【1】全文作者的情绪随着三个鸡蛋不断变化,请阅读选文后填写下表。
情节 | 班长神秘的叫住我并拿出三个鸡蛋 | B____ | 我指挥班长做蛋汤 | D____ |
我的变化 | 由A____到惊喜 | 傻眼 | 胸有成竹 C____ 有条不紊 | 急得要哭气愤 |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从平原到高原几千公里的路程,汽车一路上“跳迪斯科舞”。
【3】选文第⑱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炊事班长乖乖地拿出个大铝盆,天气不热,脸却涨得通红,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把3个鸡蛋打进去,用手指把蛋壳内的每一滴黏液都刮净。
【4】仔细体会最后一段中的加点字“一直”,这里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5】文中的“我”和“班长”都极具光彩,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两个人物各分析一处)
我:__________ 班长:__________
【6】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你伤心痛苦时,父母的关爱就像春风感动着你;当你失落迷茫时,老师的话语就像春风激励着你;当你失望难过时,朋友的怀抱就像春风抚慰着你……
请以“何处不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