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最近各种正能量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现实中各种相互扶持的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B.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帮扶工作精神,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
C.这几年,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王欣颠沛流离地换了好几个学校。
D.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一样,二者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不能厚此薄彼。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考在即,语文老师反复提醒要认真审题,切记粗枝大叶、一目十行。(这个句子应把“切记”换成“切忌”)
B.夸张包括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其中“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是扩大夸张。
C.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关于明天去不去郊游,我的态度是……”是一个陈述句。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沿溯阻绝(sù) 晴初霜旦(dàn) 飞漱其间(sù)
B. 解衣欲睡(jiě) 能与其奇者(yū) 竹柏影(bǎi)
C. 亦未寝(qǐn) 夕日欲颓(tuí) 素湍绿潭(tuān)
D. 林寒涧肃(jiàn) 藻、荇交横(xìng) 都护(dōu)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鉴真路上的樱花,争相盛放,随风摇曳,缤纷浪漫,路人忍俊不禁地驻足欣赏。
B.国足在亚洲杯小组赛中八面玲珑,连胜三场,打出了球队精神,也唤回了国人信心。
C.文明的气质应该是朴素自然的,我们不能因为给别人让座了就莫衷一是,期待赞扬。
D.扬州城市规划因地制宜,很好地保护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5、(二)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破”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答谢中书书》中从仰视、俯察两种角度写山高水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 。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选段加以分析。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 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 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惟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 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1】“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这句话在文章的首尾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对母亲__________的感情。
【2】本文共写了六件事,详略安排得当。理出文中详写的两件事,用“为了……,妈妈……”的句式分别概括这两件事。
【3】去车站回来的路上,妈妈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妈妈真的是认为这样好?她为什么要总说好?
【4】阅读画线句,联系上文,体会妈妈的哭所包含的复杂感情。
9、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铃声:闹铃声、门铃声、电话铃声……校园里的铃声、闹市里的铃声、电影院里的铃声……铃声响起,有怎样的故事发生让你难以忘怀?
请以“铃声响起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出现则以A、B、C等大写英文字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