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②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④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⑤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A.⑤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③⑤①②④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B.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D.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汪洋恣肆地下了起来。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皎洁(jiǎo) 行辈(háng) 旺相(xiàng)
B.斡旋(wò) 糜子(mí) 晦暗(huì)
C.羁绊(jī) 束缚(sù) 戛然(jiá)
D.邮差(chā) 恣意(zì) 橘子(j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音乐如水。典雅时,极尽古色古香, ;表志时,俨然巍巍高山流水, ;飘逸时,恍如如梦似幻, ;淡泊时,简直对酒当歌, 。
A.仙风道骨 气质华贵 浩浩荡荡 采菊东篱
B.气质华贵 浩浩荡荡 仙风道骨 采菊东篱
C.气质华贵 采菊东篱 仙风道骨 浩浩荡荡
D.仙风道骨 浩浩荡荡 气质华贵 采菊东篱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请展开想象,描述尾联所展现的人物形象。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E.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F.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6题只选4题作答,共4分。6句全选按前4句评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③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夜夜除非, 。 (范仲淹《苏幕遮》)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⑥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各2分。第7题的总分不超过8分)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7、根据《昆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鲁迅评价《昆虫记》是“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昆虫记》中有哪些有趣和让人受益的昆虫呢?请列举一例进行说明。
(2)红星“照耀”中国,预示着中国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著作的相关情节,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至少两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码头
文/梅子涵
①我总是跟着外祖母在十六铺码头上船。这是个很老的码头,旧旧沓沓,房子都是仓库的样子,好像就是供挑担扛包人上船下船的地方,不需要别的讲究。无数的人在这里出发和到达,它的确只是一个码头。
②可我跟着外祖母从这里出发和到达很多次了,它对我有着家门口的亲近,像我最熟悉的玩耍的院子,可是每一回紧捏着船票又来乘船,心里又都会跳荡着第一次般的新鲜兴奋。走得冲冲撞撞,急着踏上舷梯,急着找到船舱和床位,快活得大声和外祖母说话,可是说出来的又只是简简单单的快活,比如:“外婆,这是你的床,这是我的床!”
③我的船票都是我自己紧捏的,一次也没有丢失,所以就紧捏成了现在想着、捏着的那么多情景。每回外祖母都要带很多东西,旅行包总是塞得很满。乡下有她很多的想念,她人在上海,那些想念就是她的日常旅行,不需买船票,随时到达。她几乎喜欢对任何人说她那个江边的乡下,平时自言自语里也有很多都是那儿的鲜鱼活虾,和这个人那个事,她的确是真真实实想乡下。
④为了这些想念,她总是要和妈妈商量啊商量,这一家带什么,那一家带什么。那不是一个富裕的年月,没有多少钱,但是她要为心里所有的想念排好队,布置好。带得多和少,都要实在,还要体面。外祖母是一个太要体面的人,妈妈更要体面。她努力地让外祖母回去得体面,让外祖母拿得出手,一家也不漏掉。可是又只能带三四个旅行包,花的心思根本就是再用三四个旅行包也装不下!
⑤她们装旅行包时,我也站在边上忙,帮她们塞东西,寻找没有塞到的角落,多塞下一样东西,就多实现了一样。我很喜欢帮助外祖母和妈妈,帮助她们的婆婆妈妈和琐碎。
⑥外祖母的肩膀宽宽的,她把两个旅行包的襻(pàn)手扎在一起,一前一后搭在肩上,手上还要拎一个。我也帮着拎一个,还要背书包.我是从小就不空着手跟在后面,只看着大人气喘吁吁的,我喜欢在外祖母和妈妈面前表现力气。
⑦等我们进了船舱,和外祖母一起把旅行包推到床铺底下,没一会儿,轮船就开始解开缆绳,抽去踏板,穿着救生衣的工人们在码头上大声说着话,船上的水手也高声喊叫。那是一种不需要听清楚究竟在说些什么的声音,它是码头上开航时必定的纵横交错,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送别程序和仪式,还包含了码头上的技术。螺旋桨和心情就那么几乎同时开始扑打起江水,岸上的房屋和人,立刻就变得够不着,变得更远,轮船已经驶到江心了。
⑧接下来是二十几个小时的江上路程。在船上吃三顿饭,睡一夜,在甲板上跑来跑去,在不同楼层间跑上跑下,看大炉工们光着上身挥锹加煤,船长、大副干干净净在驾驶室里站得笔挺。散席旅客一家几口挤在甲板的草席上,互枕着熟睡。餐厅吃饭只要两毛钱,一碗籼米饭,一碗蔬菜。餐厅里弥漫着籼米饭的味道,饭和菜都不好吃,可是我喜欢到餐厅吃饭。早晨是稀饭和酱菜。因为这是在航行的船上吃饭,从窗口看出去一切都在往后移动。船上的所有味道和感觉都特别,厕所里的味道也是船上的味道,它冲的是浑黄的江水,我看着便池里哗哗冲出的江水,还总会想到:“会不会冲出一条鱼来?”浴室的热水冷水也是没有沉淀干净的江水,无论夏天、冬天,我都要洗澡,头发上留着香皂和江水的味道。外祖母问:“洗好了?”我都会开心地说:“洗好了!”我也让外祖母去洗,我来看着行李。
⑨每一个停靠的码头我都必定要跑下去,在四处转啊转。那时的轮船,在码头上会停很久,停得笃笃定定,因为船上需要笃笃定定地加煤。我记得住每一个码头候船室的样子,知道每一个码头卖的是什么吃的。那真是我童年最流连不舍的路途,可是我也一直惆怅,因为我们水远没有机会乘到汉口。那时,上海开出的长江轮终点是汉口,而我们乘的只是三分之一的路程,好短,没有心满意足。我那时就是这样傻里傻气。
⑩每回下船,我都会边走边回头看,羡慕那些依旧站在船栏边的人,他们看着下客和上客,他们还可以继续在船上吃饭和睡觉,看着江水和一刻不停往后移去的岸边。晚上,籼米饭味道还没有完全散去的餐厅里会放电影,一毛钱一张票。我不想下船。
⑪外祖母去世以后我再也没有乘过长江轮船。后来,从上海开出的长江轮停航了,那个老码头也关闭了。剩下的只是想着,它们被我紧捏着,紧捏得那么细绵,起航的声音在,浑流的江水在,甲板上的远眺在。只是童年不会抒情,可后来知道,最抒情的就是想着本身。
⑫童年本来是一个码头,它并不非要精建细修,只要靠着江水,那么就可能无法拆除。它一直都在喊着那纵横交错的生动声音,我们的手里也都有自己的船票。你看看你是几等舱的?哪怕是散席也特别好,互枕着睡在甲板上也一夜到天亮。
⑬我们是在奔腾的江水之上,那么我们就说,童年还是船!
(选自《格言》2021年第5期,有删改)
【1】作者跟随外祖母回乡下写了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准备礼物,归乡心切→①_____→船上生活,别有味道→②_____→下船回望,羡慕不已。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剩下的只是想着,它们被我紧捏着。紧捏得那么细绵,起航的声音在,浑流的江水在,甲板上的远眺在。(说说加点词“紧捏”的表达效果)
(2)走得冲冲撞撞,急着踏上舷梯,急着找到船舱和床位,快活得大声和外祖母说话。(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码头”为标题的有何含义?
【4】照应是本文在写作技法上的一大特色,结合文章内容,请找出文中的照应之处,并分析其作用。
【5】人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旅途,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重要的码头,请你用上一段诗意的文字来抒写你的童年码头。(50字左右)
9、按要求写作。
日暮中,有父亲宽厚的背影;灯光里,有老师辛勤的背影;窗前,有同学奋笔疾书的背影……一个个背影,总让人难以忘却。
请以“那个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