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开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舰(zhuó)  杆(wéi) 洌(lǐn) 精竭虑(dān)

    B. 心(jiū) 熟(xián)  蓝(zhàn)  然不惊(qiǎo)

    C. (hàn) 船(wěi) 澎(bài) 眼花乱(liáo)

    D. (qì)   刻(juān)  咆(xiào)  一丝不(gǒu)

  •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 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老师要进行班委改革,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

    B经他一分析,我茅塞顿开,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

    C他摆出了不屈不挠的架势。

    D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一鸣惊人

     

  •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

    B.刚入职的青年可能会面临经验不足、处理问题思路不够清晰、缺乏创新精神等。

    C.发展经济与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并行不悖,而且还能互相促进。

    D.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之一。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愁绝”为一篇之骨,也是全词之“眼”。细读全词,体会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我们读古典诗词,不是真的在读,而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曼妙、美好和壮阔,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王维《使至塞上》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传神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答谢中书书》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黄昏时山水间景物的变化之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战争激烈的场面。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

    1判断题(正确的“√”,错误的打“×”)

    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_______

    ⑵刘四爷因为想招勤劳的祥子为女婿,所以让祥子住在人和车厂。 ________

    ⑶祥子生病时说梦话道出了他从军营牵走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一事,从此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________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节选自《骆驼祥子》)

    首段中的“这辆车”是指祥子买的第几辆车?末段中的“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在小说中是指哪一件事情?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指尖的温柔

    高明昌

    ①我十六岁时,就跟母亲一起下地耘稻了。所谓耘稻,就是等稻秧插入水田半月后,拔拔杂草,松松泥土,有时扶扶歪斜的稻秧。耘稻不需要挑担的力气,但需要眼明心细。炎炎烈日下,青青稻田中,我站在母亲身边,母亲向前一步,我也向前一步,母亲弯腰,我也弯腰。有时弯腰还不够,需要低头,将头低到与稻秧齐平,这样才能看清稻秧中间有没有稗草,还要看看稻秧的根茎处有没有潭儿,有的话要填些烂泥。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稻秧茁壮成长,将来长出饱满的谷粒,我们就能吃到白米饭,所以耘稻的活儿在母亲眼里是那么美好。

    ②我那时还不能一下子辨别出稗草,母亲告诉我:稻秧,摸上去是毛糙的,不光滑的,有极小的倒刺,而稗草,摸上去是光滑的。我后来终于能辨别了——不仅要听母亲讲,还得用眼睛去看,用手指去摸。耘稻还有个任务,就是要给稻秧透透气,具体做法是:在稻根的四周,用指尖儿贴地揉一揉。我并拢四根手指,竖着插进稻根的旁边,估计有一两寸深,围绕着稻秧,让手指兜了一圈。母亲见状,立马喊停:不是这样的呀!你要弄死秧了。母亲开始示范:她伸出四根手指头,指尖儿微微张开,稍稍弯曲,慢慢扣向稻秧四周的泥土,按照顺时针方向,轻轻地转了一圈,然后回转了一圈。母亲说:手指头插进地里要浅,转一圈要轻。你懂了吗?

    ③我有些惊讶,稻秧也需要温柔以待吗?母亲说:当然了,稻秧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生出根须来,你这么一折腾,根须断了,稻秧就伤了元气。稻秧也会伤元气,像人一样。母亲的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④那个时候,每天都吃落苏,中午吃腌制晒成菜干的咸落苏,晚上不是吃炒落苏、蒸落苏,就是吃捏落苏。母亲怕我们有情绪,饭吃得少,缺力气,就想了许多办法——落苏混鱼烧,落苏与韭菜、毛豆一块烧。

    ⑤有一天傍晚,母亲让我一起去菜园里摘落苏。到了种落苏的那畦田垄,她放下杭州篮,掰开铺展如荷叶的落苏叶子,我看见了许多的落苏。一种是青蓝色,一种是青紫色,都有着晶亮的光泽。母亲看了看落苏,脸上是感恩的神情。她顿了顿,伸出左手捏住一个落苏,慢慢抬起,我以为她顺势就把落苏拽下来,但母亲没有拽,而是右手握着一把剪刀,在枝上轻轻一剪,只听得扑哧一声,一个落苏就跌落在母亲手中。

    ⑥摘落苏用剪刀,我感觉母亲是小题大做了。母亲却说:这样摘好,一来尽可能不惊动落苏,二来尽可能不伤害落苏。这样落苏长起来就快,每次想吃时都有。

    ⑦秋日,天气多了分宁静,待在家的日子也多了起来。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熬了半天,鸡肉软烂,鸡汤金灿灿的。母亲让我去菜园拔些鸡毛菜,放到鸡汤里。临走时,母亲特地交代别把鸡毛菜的根给拔断了。

    ⑧我把鸡毛菜带回家,母亲开始拣菜、洗菜,一看有一半的鸡毛菜都是断了根的,便问我如何拔的。我说,用手一把一把拔的。母亲检讨自己,说没有叮嘱我要像拔秧一样。

    ⑨后来一次又需要鸡毛菜,母亲让我和她一起去菜园。只见母亲蹲下身子,伸手在鸡毛菜上轻轻拂过,就像是抚摸孩子的头顶,亲切,温柔,然后伸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指尖儿并在一起,往鸡毛菜的根部扣去。母亲告诉我,先捏牢菜根,稍微用点力气,往上提一提,再等一等,然后再次提起,鸡毛菜就拔出来了。我发现,母亲手里的鸡毛菜确实乖巧、听话,没有一棵断根的。母亲说:三个指头往上提一提,是松土,也是告诉鸡毛菜,它要出地了,鸡毛菜就知道你的意思了,就会配合你,让你拔了。

    ⑩人与农作物之间,可以做到如此亲密,我算是亲见了,也得了些采摘方面的经验。后来我采豇豆、扁豆、刀豆、秋葵,摘丝瓜、黄瓜、南瓜,需要用手的时候,我都学着母亲的样儿,要么用剪刀,要么用指尖儿,绝不胡乱一把抓。我深信,我们家的蔬菜一直长得鲜亮、饱满,总也吃不完,母亲的温柔以待,是最重要的原因。

    【1】文章结尾段说“人与农作物之间,可以做到如此亲密,我算是亲见了”,请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母亲与农作物之间“亲密”的三件事。

    【2】对于母亲和三种农作物之间的亲密事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5】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试选取文中某个事物,并赋予它与母亲有关的象征意义。50字左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旅途漫长,总有那么几步特别关键。无论对与错,走过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请以“那一步,我走错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