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二联为颈联。
C.“渔家傲”“浣溪沙”“采桑子”等都是词牌名。
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C.通过班会,大家发现、讨论、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D.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超过并赶上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 B. 相与步/于中庭
C. 盖竹柏影/也 D. 怀民/亦未寝
4、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莘莘学子在轻松快乐中增长了见识。——这句话的主干是劳动教育增长见识。
B.北京冬奥会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与“把世界”都是这个句子的状语。
C.崇尚科学 身残志坚 失聪女孩 初心不改——这四个短语的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D.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山东的吕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的剧目。——这句话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5、阅读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6、根据课文默写。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9)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五岭逶迤腾巨浪, 。(毛泽东《七律·长征》)
7、阅读名著语段,完成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我点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1)文段中提到的“保尔”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最喜欢读的一本英国小说是《 》。
(2)文段中“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第一次,与波兰人交战中腿部受伤,得了伤寒;第二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伤;第三次,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他,回家养病;第四次, 。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
(3)文段中画线的“轻声地说……”说的内容可能是:
8、记叙文阅读
泥土的声音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沾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晖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结合语境,揣摩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③段说:“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第④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4】文章四次写到“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写到“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简析文章最后一小节的作用。
9、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抒情。品读下面的语句,模仿其中的某种方法,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100字左右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