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郴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于画横线的语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也许有人认为,写文章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中考试在即,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王明同学却殚精竭虑地在课堂上看着小说。

    B.王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

    C.老李见了领导诚惶诚恐地迎上去,颔首低眉地打着招呼。

    D.陈同学在时政演讲中不仅表达清楚、大方自然,而且他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也是入木三分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宁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艺工作者自由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B. 一年来,习主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

    C. 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D.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別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①政:同“正”,正当的意思。②清和:指农历四月。

    1根据诗句“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描述画面。

    2“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这两句是什么意思?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 ? 怅望青田云水遥。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斯是陋室,

    (4)其为人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 ,相伴过年华。

    (6)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   ,欲上青天揽明月。

    (8)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在下表序号处填空。

    人物

    身份

    家庭背景

    主要事迹

    特点

    毛泽东

     

    (1)

    富农

    父亲严苛

    成立新民学会

    秋收起义

    井冈山起义

     

    精力过人

    富有军事天赋

    政治战略家

    周恩来

    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大官僚地主

    上海工人罢工

    八一起义

     

     

    (2)

     

    (3)

    一方面军司令

    富农

    被祖母赶出家庭

    九岁开始闯荡世界

    攻占长沙

    平江起义

    领导饥民抢大户

    讲话干脆

    动作敏捷

    吃苦耐劳

    红小鬼

    少年先锋队员

    大部分是贫苦人民

     

    (4)

    忠于革命

    刚毅坚忍

    朝气蓬勃

     

     

    2结合以上表格内容,联系王树增的《长征》,写出斯诺确信红星一定会照耀中国的两条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

    冯文超

    ①那曲铁路公寓的正前方是广袤辽阔的羌塘草原。现在是冬天,枯草苍黄,寒风扬起积雪,一派萧索气息。这里一年中大多时候和风雪相伴,天暖的时节很短暂,到了七八月,草滩上才会出现绿色。

    ②她,叫丹增卓嘎,是那曲铁路公寓的服务员。她个子不高,面目清秀,胸前佩戴一个小小的证章,上边写着铁路单位的名称,还有一朵花瓣粉红、金蕊灿灿的花,很是醒目。“这是什么花?”见我诧异,她笑意盈盈地解释道:“这是格桑花标志,我们公寓正在打造高水准的‘格桑花服务’。”

    ③哦,格桑花,那是吉祥、美丽、幸福的象征。

    ④公寓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给这条铁路上来往的火车司机送饭。这个活可不一般,因为公寓离火车站远,时常还要夜里送。公寓的服务员都是女的,她们乘皮卡车,顺着109国道去车站,途中有个大坡经常积满冰雪,滑溜溜的,玻璃一样。汽车开不上去,两个女服务员就提着保温箱往上爬,不小心就会哧溜一下滑下来。火车在那曲只停留短短几分钟,她们决不能误点,否则火车司机就吃不上热饭莱。人是铁,饭是钢,跑了几百里路的火车司机,需要增加热量。

    ⑤羌塘草原的夜晚真是冷,天寒地冻,常常狂风飞雪。但是这么多年来,她们没有迟到过一次。这里靠近唐古拉山,海拔四千五百米,空气缺氧使人走路多了都气喘吁吁的,何况是跑。随着西藏的经济发展,来往火车增多了,她们一天要送十多次。这是个很辛苦的工作,这些女孩子送饭走出的路,连在一起,恐怕比这条青藏铁路还长吧?

    ⑥公寓还有个任务,是接待住宿的铁路乘务员。由于海拔高,气候差,乘务员身体消耗大,有时也会胃口不好,心情急躁。要想把服务做到位,还得花不少心思。短暂的夏季总算来到羌塘草原了,小草青得逼眼,格桑花开得绚烂,百灵鸟叫得婉转悠扬。一场雨后,草里钻出许多可爱的蘑菇。几个服务员去几公里外的草滩上采蘑菇,这里的黄蘑菇圆圆的,厚实好吃,采回来洗净加肉馅给乘务员们包饺子,香气诱人,大家给起了个名,叫“一口香”。来公寓的乘务员,进公寓餐厅就喊:“有一口香吗?”服务员笑说:“上次你们吃完了,等下雨再去采,再给你们包。”

    ⑦这里缺氧,乘务员来到公寓,还要安排他们吸氧。虽然每个房间里都放有氧气瓶,但最好的还是天然氧吧,对身体更有益。女孩子们学习其他地区经验,建天然绿色氧吧。但是这里的土质不行,属于高原冻土层,长不了树木,种花更不行。她们竟从拉萨拉来了几汽车黑土,居然把绿色氧吧建了起来。这儿冬天很长,空荡单调的久了,到这里坐坐,竟然可以望见________绿色,呼吸呼吸这________绿意,比在房间里心情要好很多。乘务员都喜欢到这里午睡,他们躺在摇摇椅上,那一大片________绿色慢慢覆盖他们的梦境……

    ⑧他们一定梦见那朵朵美丽的格桑花了吧?

    【1】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芬的 久违的 温柔的

    B.久违的 清芬的 温柔的

    C.温柔的 清芬的 久违的

    D.久违的 温柔的 清芬的

    【2】公寓打造“高水准的格桑花服务”。请依据全文概括“高水准”的表现有哪些?

    为让铁路上的火车司机吃上热饭菜,她们克服困难,没迟到过一次;

    为接待住宿的铁路乘务员,她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建立天然氧吧,她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用意?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小草青得逼眼,格桑花开得绚烂,百灵鸟叫得婉转悠扬。(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她们从拉萨拉来了几汽车黑土,居然把绿色氧吧建了起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5】如何理解标题“那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作文。

    明代作家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布,觉耳中别有不同。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在我们的耳中演奏着一曲曲交响乐。松涛阵阵、泉水叮咚、好鸟相鸣,天籁之音,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父母的叮嘱、恩师的教诲、伙伴的心语,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原来,最美的声音一直都围绕在我们的身边,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用心聆听……

    请以“最美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