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沂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B. 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C. 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 大赛前夕,教练员喋喋不休地嘱咐参赛选手赛场上的注意事项。

  •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的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简称“五律”或者“七律”。

    B.《昆明的雨》作者是茅盾。茅盾,原名为沈德鸿。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

    C.《红星照耀中国》塑造了一批信念坚定、个性鲜明的革命人物。如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将领彭德怀、贺龙等。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 3、(题文)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沙滩上的贝壳是俯拾皆是,但是肯把垃圾带走的人却屈指可数。

    B.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

    C. 阳光明媚的西湖岸边,杨柳吹拂似母亲温柔的双手,落枝嬉戏的画眉鸟“喋喋不休”,似乎在诉说有关春天的故事。

    D.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不能高山仰止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十一假期,前来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B.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C.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歌谣,回答问题。

    卢沟谣

    李明基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

    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

    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

    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

    水清清,月圆圆,万古卢沟佑安澜

    [注释]①安澜:比喻社会安定、太平。

    (1)这首歌谣构思顺畅,以   为序,呈现了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

    (2)读完这首歌谣,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你用1—2个词语概括出来。

    (3) 《卢沟谣》歌词清新、质朴、韵味十足。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处,品味其语言。

    (4)有人提出,卢沟桥可以见证历史,却无法书写江山,因此建议将“留下古桥写江山”一句中的"写”改为“卧”或者“吊”。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空。

    阳春布德泽,   《长歌行》

    使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离愁别绪,思乡之情千古以来都是牵动文人墨客浓情的不衰主题。它是杜甫笔下白头搔更短, 忧国思乡的白发渐疏;它是孟浩然笔下我家襄水曲,   遥望云端的山高路远;它是崔颢笔下 ?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登楼的烟波浩渺。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下面是保尔和祥子的结局,两人都出身于贫困家庭,祥子因为哪些原因而没能像保尔一样拿起武器参加革命?请简要概括。

    铁环已经被彻底砸碎,现在他(保尔)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祥子)等着吸那最后的一口气,他是个还有口气的死鬼,个人主义是他的灵魂。这个灵魂将随着他的身体一齐烂化在泥土中。

    (选自《骆驼祥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

    我坐在从徳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 —— 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 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链接一(权威调查) 

    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

    调查二: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 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载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 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 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

    链接二:

    世纪老人巴金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的杰作,它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读文学经典唯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已,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节选自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链接三:

    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德国的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点左右就放学了,而图书馆会在课余时间为他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中学时代老师会布置主题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作业。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四:

    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似乎成为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的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摘自网络,有删改)

    1关于“令人忧虑”的现状,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部分国人空闲时间不读书,爱玩手机,受电子科技产品的诱惑。

    B.人们往往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就能安静地阅读或工作。

    C.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年轻人受网络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侵蚀。

    D.人们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自己灵魂对话的空间和意识。

    2链接四提到“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这里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至少列举两种说明方法)

    3阅读链接一:(权威调查)一、二两则材料,分析电子阅读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政治家拿破仑说: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英国作家约翰生说:许多事情想起来困难,做起来容易。对于困难,我们不能畏惧;对于容易,我们不能懈怠。困难与容易的转换全靠我们对待它的态度。

    请以“其实不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