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益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细细观察,你便会发现,花草之美格外动人。②秋天的银杏叶和枫叶,拥有任何颜料都无法还原的美丽色泽。③樱花竞相绽放、争相凋落,也是那样令人着迷。④这些光景纵使只是看上两眼,才会有心灵被治愈的感觉。⑤每个人对治愈人心的东西可能有不一样的标准,但是,大自然治愈人心的力量绝对是不可低估的。

    A.“发现”是动词,“格外”是形容词,“东西”是名词。

    B.“争相凋落”是偏正短语,“治愈人心”是补充短语。

    C.第②句中的主干是“银杏叶和枫叶还原色泽”。

    D.第④句是病句,修改的方法是:将“才”改为“也”。

  • 2、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小石潭记》就是他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所作。

    B.贺敬之的《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鲁迅的散文《社戏》,以自由的笔法,抒写了他少年时代关于社戏的生活记忆。

    D.《被压扁的沙子》是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特征等的介绍,论证了外星体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观点。

  • 3、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1937年该书在伦教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B.在来到中国进行援动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埃德加·斯诺、尼姆·威尔斯、哈里森·福尔曼。

    C.作者认为朱德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同的桥梁;周恩来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十分的诚恳;彭德怀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D.斯诺认为的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E.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贺龙。

  •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______”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A.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A.这首诗新颖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诗人虽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

    B.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语言风格浅切平易,是古人咏白菊诗中难得的有情有境有趣者。

    C.诗的前两句写景,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满园金黄与似霜的孤丛对比,写出诗人在席上孤寂、苍老之情。

    D.诗的后两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酒席上的情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梦寐以求”出自《诗经·周南》中的《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小题。

    【1】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①_______________》,是②_______________国著名记者③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④_____性很强的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⑤___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及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和红军将领的情况。

    【2】作为青少年,读完此部名著,你学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些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爱的旅程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1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

    2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你的理解。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4文章最后“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谈谈你的看法。

    5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难忘________的眼神

    要求:(1)将题目写到答题卡上;(2)600字以上,不超过900字,字迹端正,卷面整洁;(3)诗歌除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