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几年锻炼,小刘进步很快,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了。
B. 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C. 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已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D. 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气氛达到了高潮。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李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全国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70%以上,才能实现更好的群体免疫。
C.接二连三的禁令,让人们看到了国家整治校外培训的坚定决心,其效果也颇为明显。
D.每当站在天安门广场,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4、下列词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翘首(qiào) 烂熳(màn) 不逊(sùn) 杳无消息(mǎo)
B.诘责(jié) 参与(yù) 辍停(chuò) 深恶痛绝(wù)
C.滞留(zhì) 拂士(fú) 经纶(lún) 空乏其身(kōng)
D.妯娌(zhú) 盎然(yàng) 炽热(zhì) 摩肩接踵(zhǒng)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投赠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C.颈联以欲渡无舟,抒发了作者想做官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2】说说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吴下阿蒙,真是‘士别三日,___________’啊!”
(4)中国的柳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著名诗人、词人都留下了与“柳”相关的诗词。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选段,结合加点词,揣摩作者隐含在文字中的态度和立场。
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只要月亮还在天上
①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被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
②我家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要把它过得像模像样。
③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似乎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高兴,都不能讲生气的话。
④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
⑤我一直忍住,尽管特别想念。我相信她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没法高兴了。
⑥他们那一伙工友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顾不得看一眼。可怜的爸爸。
⑦一年中秋节,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离开。我们更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在炕上,透过窗户看着月亮,一直到瞌睡上来。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啊,就睡着了。
⑧正睡着,梦到有人来敲我们的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外祖母“呼”地一下坐起。
⑨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一个细高个儿进来了。我一眼认出是爸爸。
⑩“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
⑪爸爸的头发上落满了月光,白灿灿的。我忍不住伸出手摸了一下,又用力搓了两下,那月光还是留在他的头发上。
⑫爸爸来得太突然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大家都高兴坏了,都惊住了。妈妈和外祖母过了三四分钟才醒过神,齐声问:“你怎么回来了?”爸爸语气十分平静地回答;“回家过节。”我看到妈妈脸上流下了两道泪水。外祖母没说什么,转身到黑暗里忙起了什么。
⑬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们如果早一点知道爸爸会赶回来多好。可怜的爸爸,没能和我们一起过节。太可惜了,今晚的事会让我们难过一辈子。
⑭正这样想着,外祖母已经点亮了灯,走过来说;“来,咱们重新过节。”妈妈一下醒悟过来,赶紧和外祖母一起忙活;大圆木桌被再次抬到院子里,一个个碟子、钵子全端出来了,特别是酒瓶和杯子,它们一样不少地全摆在了桌上。
⑮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月亮已经歪到西边。不过月色还是很亮,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只小鸟在不远处叫了一声,有什么动物在附近的树上跳跃。
⑯啊,我们要接着过节。
⑰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中秋之夜,记住爸爸讲的事情。
⑱在我们这里,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最隆重了,一般出远门的人都要在这两个节日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可是爸爸一年里只有两个假期,每次不超过三天。
⑲他是一路跑回来的,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走完了两天的路程。他一路上叮嘱自己的只有一句话:“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不算晚!”
⑳外祖母背过身去。妈妈也在抹眼睛。我抬头看着天空:啊,月亮还在,爸爸真的追上了它。
(作者:张炜 原文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2】细读第⑫—⑭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外祖母这个人物的。
【3】分析第⑮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月亮还在天上”的含义。
9、“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固然很美,“又见”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刻的美呢?
请将题目《又见 》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