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晚的挑灯夜战让我早晨很难按时起床,总是在妈妈的呼唤声中才会如梦初醒。
B.习近平关于人民的论述振聋发聩,这些语言虽然平实却立意高远,思想深刻。
C.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和见识的人在人群中常常会鹤立鸡群,这是无可置疑的。
D.土改时,那些称霸一方、为富不仁的乡绅土豪,根据人民的意愿,被狠狠的打击。
2、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刀具表演赛中,一位青年的神刀手以普通车工一半的时间迅速加工完一个工件,令人叹为观止。
B.暮春时节,我漫步在大明湖畔,荷风阵阵,草长莺飞,不禁被这美景陶醉。
C.在《跨界歌王》的舞台上,薛之谦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D.响水“3.21”事故发生以后,一辆又一辆消防车接踵而至,广大消防官兵立刻不顾生死地投入到抢险灭火的工作中。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律诗可分四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应该是对仗句。
B.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深情。
C.《藤野先生》这篇小说,主体内容是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用典型事件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D.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象。
B. 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 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D. 文中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5、阅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对“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B.一个“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C.“惊人”意在突出词人在诗词方面的卓越成就。
D.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2】对这首词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词一开头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B.“仿佛”以下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对天帝的赞美和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词人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在一问一答中,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D.本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和谐统一,使梦 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格调雄奇,显示出本词豪放的特色。
6、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延安圣地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____________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____________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____________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新闻材料,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①新华网承办的“红星何以照耀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活动邀请外籍嘉宾讲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展现国际社会对党的二十大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沧海桑田,埃德加·斯诺当年在陕甘宁苏区看见并记录的红星,如今在中国、在世界依然烁烁闪亮,而且愈加璀璨夺目。
②一批新时代的“埃德加·斯诺”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用4年时间实地考察新疆,写下《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一书;格鲁吉亚的桃漫作为“网红博主”,通过拍摄短视频,用新的角度了解中国,记录中国的经历;哥伦比亚籍时政评论员高飞通过分享疫情下,他和哥伦比亚家人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动态清零”总方针、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解和认同……真实的中国故事、动听的中国声音在世界传播。
③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埃德加·斯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一个国富民强,团结友爱、担当作为、与世界共赢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让中国“好声音”唱响世界。
(选自中国徐州网《彭城e评》栏目2022年09月17日,有删改)
(1)任务一:请为以上新闻材料拟写一则15字以内的新闻标题。
(2)任务二: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小瑛打算运用下列6个词语构思一则对联以致敬记者们的兢兢业业,请结合对联相关常识,协助她完成此任务。
妙笔 一片 著华章 丹心 千钧 关国事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请你将《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书笔记 | |||
摘录(一) |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永远不知道疲倦。年轻时是个土匪头子,很有胆识,在哥老会中名声遍及全中国。 | 人物 | ①_______ |
性格 | 刚正不阿、英勇善战 | ||
摘录(二) | 在三个晚间,红军推进两支兵力向西方和南方。在第四天晚上,他们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防线。他们用猛烈的袭击占领了两方面的防线,把他们的敌人赶跑。他们一点没有停止,直等到他们占领了南方前线上封锁的战壕和碉堡线。 | 批注 | |
用“跑”形容敌军,用“猛烈的袭击”形容红军,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②________。 |
(4)任务四:小强同学阅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后,准备将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人。请你为他拟写一段简要的推荐理由。(可从情感或内容的角度拟写)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
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②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④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倏,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⑤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国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写了母亲哪些事。
【2】结合全文,请概括“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4】“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母亲给我怎样的生命的教育?
9、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但一句话,一本书,一次独处,一番欢聚,一个物件,一曲音乐,一个眼神,一处风景……往往能带来令人欣喜的改变。请以《____________挺管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