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理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遵义的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地折服了

    B.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 2、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荇(zǎo)  (huà 着(zhàn) 新(zù)

    B.行(wō 滩(yū   船(bó (hāo)

    C.芽(pēi)  信(qián)   (suì)   绳(xiān)

    D.黑(yǒu)  望(gǎn) 骨(chè)   (wǎng)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孔乙己》以“小伙计”为叙述视角,别具匠心,在含蓄平淡的叙述口吻下,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B. 《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法国诗人济慈,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

    C. 清代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它沉淀的中华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世界罕有的名著。

    D. 《曹刿论战》选自于《左传》,《左传》属“春秋三传”之一,善于运用曲直兼施、严谨有致的笔法,如实地描写春秋历史舞台上诸国之间夺权争霸、相互兼并的社会场景。

  • 4、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滕子京谪巴陵郡。(《岳阳楼记》范仲淹)  守:做太守。

    B. 有亭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欧阳修)  翼:翅膀。

    C. 一小舟。(《湖心亭看雪》张岱)  拏:撑(船)。

    D. 暂凭杯酒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长:增长,振作。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是以知之。”

    天下之物,见形可以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班警卫。②纸鸢:风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昔者:__________

    (2)民徙避之       皆:____________

    (3)王心       忧:____________

    (4)已而果然       已而:__________

    【2】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3】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人恰当的内容。

    秦王将猎→( )韩生劝止→( )→韩生释疑

    【4】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要求答题。

    古典诗歌

    酒(1)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月(5)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露从今夜白,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李商隐《无题》

    (8)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现代诗歌

    (1)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艾青《我爱这土地》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穆旦《我看》

    活动一:赏诗·把握意象

    【1】富有表现力的意象是诗人传情达意的载体。请补全古典诗歌中含“酒”和“月”的诗句。

    活动二:诵诗·读出感情

    【2】诗歌,要读出情感美。下列对重音、停顿及情感把握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ˇ被暴风雨ˇ所打击着的ˇ土地(深深的悲痛之情)

    B.和那来自ˇ林间的无比温柔的ˇ黎明……(无限的失望之情)

    C.像这雪夜一样ˇ广阔而又漫长呀(沉郁的忧伤之情)

    D.雪落在中国的ˇ土地上(急切的忧虑之情)

    活动三:创诗·抒写性灵

    知识卡片

    陌生化手法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改变描写、语言、叙述、逻辑、视觉、联想和感官等方面,营造出陌生而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体验。

    【3】请仿照《我看》一诗中陌生化的语言现象,以“我看”开头,创作四行诗,并将陌生化的表达用波浪线标注出来。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8)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 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是永久的快乐。

    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追寻。

    (根据袁浩文章改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⑦自然段主要论证了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 10、阅读下面关于“文明旅游”的有关材料,完成各题。

    【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城市快报》)

    【数据调查】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不文明出境游”问卷调查,盘点出国民出境游客“最普遍的不文明出境游行为”。

    “最普遍的不文明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不文明行为

    乱丢垃圾

    不尊重风

    俗习惯

    对景区规定

    不以为然

    公共场合

    大声喧哗

    插队

    随地吐痰

    结果(游客)

    72%

    31%

    13%

    46%

    8%

    65%

    【观点碰撞】

    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横加指责。

    (新华网)

    观点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不是衡量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

    (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观点三:拥有财富未必受人尊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

    (网友评论)

    【1】根据文本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最普遍的不文明出境游行为”调查表显示,“乱丢垃圾”的行为占72%,是国民出境游客“最普遍的不文明出境游行为”。

    B.2012年中国居民出境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共9000万人次。

    C.出国旅游的人都感慨中国人多,因为一到假日,世界各国旅游胜地便都是中国人了。

    D.对于中国人来说,旅游就是到此一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

    【2】阅读【事件回放】,你认为“中国式旅游”有哪几个特点?

    【3】对中国游客被贴“标签”这种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朋友老卢

    ①第一次上老卢家走访时,老卢窝着身子懒洋洋地躺在破沙发上,一点都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

    ②其实老卢不老,不过四十出头。老卢的石匠手艺在村里很有用武之地,年头到年尾基本没得空闲,日子原本也过得有滋有味的。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老卢干活时不小心从屋顶滑落,伤了脊椎,从此干不了体力活,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成了贫困户一点也不奇怪。听村干部说,老卢原本性格挺好的,乡里乡亲相处得不错,伤了以后就变了,整天待在家里,不跟人说话,冷得像块冰。摊上老卢这样的贫困户,我还是有些嘀咕的。不过我想,只要我真心对他好,就算是块冰,也能够慢慢融化。

    ③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去老卢家,有时带些油米水果慰问金,有时空着手,老卢一律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跟我说不了三句话。不过,老卢家人倒是对我挺热情的。

    ④然而,有两件事让我有些生气。

    ⑤先说第一件事。贫困户家门口都要钉一张连心卡,金属的,上面写着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姓名及联系电话。钉的时候,老卢倒也没阻拦,只在一旁木然看着。然而,当我再次走访时,连心卡没了踪影。问老卢,老卢爱搭不理地说,不知道,你又没叫我守着。没办法,只得又去领了一张来重新钉上。可这次更绝,当我走访完下一户路经老卢家时,新钉的连心卡又不翼而飞了。将老卢儿子叫过一旁细问,却是老卢撬下来给扔了。责问老卢,老卢依旧冷冰冰的,咋不钉你家门口?对此,我也无奈,就算再钉上去,也得被老卢撬了。

    ⑥还有件事。老卢因干不了体力活,我便介绍老卢去我朋友厂里当门卫,老卢答应得很爽快,我当即给朋友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说,上次跟你说的,我帮扶的贫困户到你厂里当门卫……オ说这么一句,老卢就黑着脸打断了我,冷冷地说,别说了,我不去。弄得我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卢哪根神经突然短路了。然后是好说歹说的,可老卢油盐不浸,说多了,一句要去你自己去。然后不再理我。

    ⑦这事以后,我对老卢便失去了信心,虽然依旧每周一次上户走访,或送慰问品慰问金,或帮着打扫卫生,或什么也不干,例行公事。都说帮扶干部要和贫困户攀亲戚交朋友,我自认为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可老卢从来没给过我好脸色。有一次,我还买了些鱼肉准备跟老卢一家吃一餐连心饭,可老卢拉长着脸硬是没给我做,弄得我灰头土脸的。

    ⑧当然,老卢也从来没有麻烦过我。因此,当有一天我正在县里上班,接到了老卢电话,我心情格外好,估计是老卢终于有事主动找我帮忙了。电话里老卢支支吾吾,听了半天才听明白,原本老卢去市里办事,遭了小偷,已是身无分文。这事倒也好办,找个市里的朋友。安排老卢吃个饭,然后买张车票送上车便成。

    ⑨很简单一件事。然而,第二天上午,老卢突然出现在我办公室,进门便很诚恳地向我道谢,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更让我意外的是,老卢竟然跟我聊天,且聊得不亦乐乎。聊着聊着,我突然想起件事来,便问老卢,三年下来,虽然没帮什么大忙,但送温暖的事做了不少,自掏腰包也好几千块,可老卢你却从来没说过半个谢字,这次不过是举手之劳,怎么还登门致谢呢?老卢突然便有些腼腆,一会儿才说,你那朋友跟我说,你跟他说,我是你朋友,让他招待好了。

    ⑩这怎么了?我有些恍惚。老卢抬头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你说我是你朋友,没说我是贫困户。

    我心里一阵震动,不由得握过老卢的手,眼睛竟然有些湿润……

    (文/三石,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表神态的关键词

    老卢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然、爱搭不理

    不高兴

    不去当门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气

    没给“我”做连心饭

    拉长着脸

    内心排斥

    登门致谢

    腼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卢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老卢)整天待在家里,不跟人说话,冷得像块冰。

    【4】这篇小说以帮扶干部“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那一次的转身

    要求:(1)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