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乐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传统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艺说,寒假真好玩!过年时,我可以帮爸爸贴春联,帮妈妈挂菖蒲艾叶,还可以守岁、吃饺子。

    B.如水月光之下的承天寺,苏轼问张怀民:“吾近日思乡情切,常梦见家严、家慈,汝可思念令尊、令堂?”

    C.30多岁的刘老师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同龄好友建了一个国学交流群,取名为“弱冠一族”。

    D.2024年是小杨12岁本命年,姑姑送给他一个腾龙储钱罐,送给小他四岁的妹妹一个奔马储钱罐。

  •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删去“能否”)

    B.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句末加上“的伟大民族精神”)

    C.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将“热潮”改为“高潮”)

    D.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将“培养”改为“提高”)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 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 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 4、对下列句子复句类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因果复句)

    B.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条件复句)

    C.这个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递进复句)

    D.他不是生病了,而是家里出事了。(选择复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 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袁子才自谓幼时记性不佳,故看书必加摘录,分门别类,以补健忘。阅时既久,积成卷帙,自备作诗文时之獭祭。晚年于幼时事,辄能津津道之,盖凡有闻见,无不笔之于册,披书握管,寒暑无间也。

    (节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①卷帙:这里指书籍。②獭祭(tǎ jì):比喻堆积成文,罗列典故。这里指书籍。③披书握管:翻阅书籍时就握着笔。④间:差别,不同。

    【1】解释下列字词意思。

    (1)送之   走: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

    (3)盖凡有   闻:

    (4)余幼时即   嗜: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盖凡有闻见,无不笔之于册。

    【3】【乙】文中,袁子才有哪些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③寒衣:御寒之衣。此句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其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④低徊:徘徊。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直写母亲的爱心,下句写久别的儿子岁暮之际回家团聚时母亲的喜悦心情。

    B.“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这两句诗极力突出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

    C.“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这两句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

    D.“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两句写儿子在外没有取得什么功名,心中惭愧,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B.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C.全诗迂回曲折,含蓄凝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D.诗中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请参考2018年3月1日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感动中国》中战斗机飞行员刘锐的颁奖词,认真阅读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事迹材料,为他拟写一段80字左右的颁奖词。

    (刘锐颁奖词)

    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刘传健事迹)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32000英尺高空,座舱盖突然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自动化设备失灵……危急关头,身着短袖的机长刘传健,凭着过人胆略和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7:40分,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旅客和机组人员共128人,仅两名机组人员受伤,其余人员平安无恙。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20分钟。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称赞这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温庭筠)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最幸福的时刻

    ①昨日晚饭后与家人闲聊,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突然问我:“老爸,你猜今年寒假,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文是啥?”还没等我开口,儿子便自问自答:“是一篇命题作文,叫‘最幸福的时刻’。”

    ②我说:“这题目不错,最起码会让你在脑子里短时间内把自己经历过的所有幸福瞬间都捋一遍,而这个捋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重温幸福的过程。”“然后在这些瞬间中选个自己感觉最幸福的写下来。”儿子诡秘一笑,心有灵犀地接住了我的委婉点拨。

    ③半小时后,儿子将草稿拿给我看,他写了今年秋天的一件事情。

    ④是个双休日,我们父子去郊外赏秋,尽兴后乘公交车回返。大约坐了十几分钟后,我突然想起这路车正好途经那家名叫“老家大盘菜”的餐馆。因为离家近,儿子小时候没少带他去吃,尤其那道“鱼香肉丝”,小家伙是百吃不厌,每次必点。可自打儿子八岁那年我们搬了家,新居离着远了,加上这两年很少在外面用餐,就一直再没光顾过。那天突然想起,一下子萌发了“故地重游”的欲望,便悄悄对儿子说:“儿子,要不老爸今天请你去吃‘老家大盘菜’吧!”

    ⑤儿子闻听此言,立马激动得两眼放光:“哎呀老爸,你简直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呀,此时此刻,我也正想这家餐馆呢!”

    ⑥“脑海里刚闪现出已很久未曾去吃过的那家老餐馆,便听到老爸的话,竟然跟我不谋而合。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因为同样是那道‘鱼香肉丝’,自己主动提议去吃,和老爸请我去吃,那味道肯定不一样,况且还是同时想到,如此同频,果然是知我者,老爸也!”读到儿子这样的描述,我不由心里一暖,眼睛居然还有点潮湿了。当时不过是临时起意,随口一说,竟让儿子如此记忆犹新。我故作镇静地问他:“为什么没写期末考试语数英三科大满贯那次啊?”

    ⑦儿子说:“那次大满贯,的确也很幸福,但称不上‘最’,因为看到分数时,我会立马想到那几个满分真的来之不易,而且我还有点忐忑,担心下一次考试时成绩没这次好怎么办。”

    ⑧我会意地点了点头。我晓得儿子的心思,倘若幸福带着辛酸和忐忑一块来,那这幸福的感觉就不那么纯粹了,最起码指数上是打了折扣的。

    ⑨不由想到我老家的二叔。二叔一世勤苦耕田,老实本分,虽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却是个十足的戏迷,且颇有天赋,能记得住大段的唱腔和戏文。除此之外,二叔还有个嗜好,养羊,而且独爱那种通体雪白的山羊。在我的记忆中,二叔的院子里就从未断过山羊的身影。无论下田干活多累,二叔回家后都会雷打不动地去给他的爱羊添把草,抚摸一番,然后再蹲在那里,笑眯眯地端详一会儿。

    ⑩有一次,我问二叔:“二叔,你觉得这辈子最恣意的事情是啥?”

    二叔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后,说:“数九寒天,堂屋里生着炉火,暖乎乎的,把羊也牵进屋来,拴在眼前。然后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羊,再听着戏匣子里的戏,那就是最恣意的事儿了!”

    我禁不住“哈哈”大笑,可笑过之后,再一咂摸,又觉得二叔的回答其实很精彩。随后,我又故意逗二叔:“那去年秋后棉花大丰收,又赶上收购价格涨了,‘哗哗’数钱的时候不也是最幸福的事情吗?”

    没想到二叔却摆摆手说:“那应该只算是高兴的事,跟我说的那个场景不能比。因为一边数钱,我就会一边想起那些顶着大日头喷药、浇水、修枝打杈的事儿来,那钱可是咱庄稼人汗珠子摔八瓣摔出来的呀!”

    昔日二叔的这个说法和今天儿子所言,可谓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乡下的淳朴老人,一个是都市里的天真少年,但他们对“最幸福时刻”的解读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觉得平生最恣意的事儿并非数钱;而一个小学生,认为最幸福的事情,也并不是考了满分,得了第一名。由此可见,其实真正能刺激到个人幸福感官神经的并非物质的丰盈和所谓名利,而恰恰是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甚至常常被熟视无睹的小瞬间,这些瞬间貌似微不足道,却无疑正是对幸福最真实最生动的感知。

    (选自《思维与智慧》)

    【1】根据选文内容,填写表格。

    人物

    事件

    感受

    儿子

    A

    觉得那一刻最幸福。

    获得期末考试语数英三科大满贯。

    B

    二叔

    C

    认为是这辈子最恣意的事

    秋后棉花丰收,价格上涨,‘哗哗’数钱。

    D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

    “然后在这些瞬间中选个自己感觉最幸福的写下来。”儿子诡秘一笑,心有灵犀地接住了我的委婉点拨。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无论下田干活多累,二叔回家后都会雷打不动地去给他的爱羊添把草,抚摸一番,然后再蹲在那里,笑眯眯地端详一会儿。

    【4】有人认为选文中有关二叔的情节可有可无,你是如何理解的?

    【5】校园广播站“文学星空”栏目设有“智慧人生”“心海导航”“凡人哲学”三个子栏目,你会向哪个子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因为白骆驼知道

    刘继荣

    ①我到鸣沙山时,最热闹的时候已经过去。游人渐散,阳光渐淡,只剩下静默的山与山的影子。牵骆驼的是个清瘦的男孩:白衬衫,皮肤黝黑,眼神羞涩,十七八岁的年纪,像一株青叶青穗的高粱。

    ②看看我的票,他眼睛里笑意一闪,指给我看那匹白骆驼。第一眼,我便爱上了这秀气的小家伙——长长的睫毛,大眼睛,如贪玩的小仙子,目光里有隐隐的淘气。

    ③一时间,我竟不舍得骑到它背上。忽然,后面的小女孩扑过来,欢天喜地地抱住了白骆驼的脖子,再也不肯松手。女孩的妈妈,还有牵骆驼的男孩,都笑了。我也笑,谁忍心同玲兰花这样皎洁的孩子争呢?

    ④于是,我换乘了女孩的黄骆驼。它高大健壮,温驯安静,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白骆驼驮着神气的“玲兰公主”,跟在我身后。听男孩说,“小白”又是第一次上路,特别活泼,一会儿也不肯安分下来。再加上小姑娘手舞足蹈地喊着“驾!驾”,它越发心急,动不动就想越过我。

    ⑤适逢一段下坡路,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箫的人是谁……”立刻有人接上来,唱得欢天喜地。后面鼻息咻咻的“小白”更加兴奋起来。

    ⑥前方有人大叫:“嘿嘿,看过来,看过来了……照相啦!”

    ⑦我笑了,冲着拿相机的人做飞天状。牵骆驼的男孩急了,高声叫大家不要把两只手都松开。忽然,我的骆驼的身子猛地倾斜了一下。我赶紧抓牢扶手,却听得后面传来惊叫。一回头,“玲兰公主”连人带骆驼摔倒在沙梁上。男孩立即冲上去,扶起小女孩和骆驼。

    ⑧女孩的妈妈尖声叫着。男孩抱着哭泣的小女孩。他有些不知所措。忽然,那个照相的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我看得清楚,是你家小姑娘又摇又晃,把骆驼弄倒了!”妈妈疑惑地看着女儿,小女孩满脸是泪,抽噎着点头。

    ⑨那照相的越发理直气壮:“看看!你家姑娘自己都承认了,不能赖骆驼!”女孩的妈妈忙着给老公打电话,白骆驼不再撒欢,低着头,一步一步,怯生生地跟在最后边。

    ⑩驼队刚到月牙泉,一个中年男人冲过来,对男孩叫道:“我女儿究竟是怎么摔倒的?”那照相的赶紧跑过来,比画着解释事情的原委,小女孩也承认是自己的错。父亲见女儿无碍,脸色慢慢好转。

    ⑾那清瘦男孩静默半晌,突然开口:“是‘小白’调皮,不好好走,陷到旁边的沙窝里了。”小女孩的父亲的脸倏地一变,逼视着那个照相的。

    ⑿照相的怒道:“你走在前面,难道脚后跟长了眼?”男孩争辩道:“我刚好回头,我一直担心‘小白’会出事。”

    ⒀照相的忽然发怒,抄起沙窝里的一根棍子,疯了似的去打白骆驼。白骆驼静静地垂着头,一动不动,仿佛知道自己犯了错。男孩扑过来,挡在骆驼前面,硬生生地挨了一棍。

    ⒁这时,景点负责人来了,要大家一起去办公室商谈。我站在山顶,心里却一直牵挂着那男孩,还有那匹惹人怜爱的白骆驼。

    ⒂下山时已是黄昏,我忽然看见男孩牵着“小白”,便问他事情是怎么处理的。他说,他陪小女孩去医院做了检查,她没有受伤,他们一家回宾馆了。只是,他以后不能来这里牵骆驼了;还有,‘小白’也不能来了。

    ⒃我又问:“那个照相的怎么那么凶?”他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说:“那是我哥,他一直在替我攒学费,最怕我和“小白”被景点辞掉。本想等“小白”长大一些再带它来的,可哥心急,说我明年就要上大学了,等钱用。”

    ⒄他爱怜地抚摸着白骆驼,像抚摸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小白”细长的腿,轻轻战栗着,长长的睫毛垂下来,眼睛如清澈的月牙泉。我忍不住问:“既然那女孩都认了,你为什么还一定要说是‘小白’的错?”

    ⒅风越发凉了,沙粒私语。男孩忽然改用本地方言,轻声说:“‘小白’从出生起就跟着我,它虽不会说话,但心里什么都清楚。如果我说谎,它会难过的。”

    ⒆那一人一驼,拖着长长的影子,踏着沙,慢慢向炊烟升起的月牙村走去。我相信,那匹白骆驼一定听懂了男孩的话。

    1小说题目为“因为白骆驼知道”,阅读全文,请简要回答,白骆驼知道什么?

    2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请列出两例并作简要分析。

    3第⑯段是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长长的睫毛,大眼睛,如贪玩的小仙子,目光里有隐隐的淘气。

    (2)男孩扑过来,挡在骆驼前面,硬生生地挨了一棍。

    5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男孩,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白骆驼,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谈谈理由。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用好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康岩

    ①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        

    ②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在呼唤各类文博机构打开库房,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近些年,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国风热”“国潮热”,是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经典意象被进一步激发,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也在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引领下,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

    ③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科技手段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历史传承蕴含的永恒魅力。人们可以借助文化遗产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达到“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的审美境界。比如,故宫博物院借助高清成像技术打造数字库房,让观众动动手指便能在云端纵览5000多年中华文明,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挖掘出文化遗产的当代审美价值,是推动其数字转型、进行再创造的源泉。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科技的加速器作用才能更好显现。

    ④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还要积极拓展重点应用场景,让新技术、新玩法、新体验更好走入公众生活。如今,依托“文化+科技”的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成为推动文旅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创新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实现形式,有助于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⑤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我们传承历史文脉的鲜活见证。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2021年12月27日,有删改)

    【1】从全文来看,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答:

    【2】本文开头写近年来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事例有何作用?

    答:

    【3】请梳理第③段论证思路。   

    答:

    【4】下面这则材料,放在文中第几段作为论据最适合?请简述理由。

    材料:

    云南丽江将一款AR(增强现实)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增加了新的旅游体验。

    答: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寒假里,有位外国朋友要来北京,想通过在北京过年来体验中国的春节文化。请你写一段话,从具体做法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等方面,介绍一种北京当地的春节习俗(如扫尘、贴春联福字、守岁、燃爆竹……)。

    题目二:上初三后,家长非常关心你的体育加试情况,请结合下面图示(2017年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足球运球绕标志物的测试场地设置示意图),从场地空间、测试路线、起止地点等方面向家长介绍一下这项考试。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2)字数在150~2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