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西汉时司马迁所著。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兴是借他物来引出此物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C.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D. 《画山绣水》的作者是杨朔,是现代散文家,文章将神奇而美丽的桂林山水表现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的传说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B.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C.在全场如雷贯耳的欢呼声中,该选手技高一筹,击败对手,加冕这次世界大赛的冠军。

    D.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刻画了很多人物形象,如老实健壮的祥子,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姐等。

    B.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

    C.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文回忆了所谓的“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痪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 4、下列关于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相传为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而成的。

    B.法布尔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作者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

    C.《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等寓言故事均出自《列子》。

    D.《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溪而渔/执策而之曰 B.至于者歌于途/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C.遂书以其亭焉/之者谁 D.四时之不同/至若春和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杂然

    D.

    3解释加点的字或短语。

    (1)林壑____________ (2)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

    (3)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 (4)伛偻提携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甲段中“环滁皆山也”从大处着笔,简练而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B.甲、乙两段中“名之者”“山水之乐”“修之来此”的三个“之”的用法相同。

    C.甲、乙两段均写到了“四时之景”,但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

    D.甲、乙两段花大量笔墨描写山泉,绘声绘色,细腻真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6两文皆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其情感一致,请以《丰乐亭记》中的四字词语概括,并说说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无题》,完成后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全诗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寄意,借景言情,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C.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D.尾联运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虽别,却近在咫尺,传递消息的机会多得很。

    【2】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妙在首联”,请结合景物分析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暨华中学初三(1)班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活动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

    (2)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几个活动,请你再设计一个,以丰富活动内容。

    活动一: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

    活动二:收集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

    活动三:

    (3)写出有关“自强不息”的历史故事。(写出故事名即可,至少两个)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填空。

    (1)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打猎武士的英姿和气势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记叙文阅读

    我是为你好

    吴淡如

    雅卿从小便想要做个好母亲。她不想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强悍的母亲和怯懦的父亲堪称最佳搭档,如果不是母亲早出晚归地做生意撑着这个家,他们连温饱都成问题。

    由于母亲太忙,难免疏忽了对雅卿姐妹的照顾。对她们的功课,母亲更是无暇关心,但如果考试成绩让母亲不满意,母亲总会说:“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女儿?老天真没眼。”然后,甩她两巴掌。

    “我是为你好!”最后,母亲总会补上这句话。

    母亲的疏忽使雅卿的成长过程充满黑色笑话。对雅卿而言,大学一毕业,马上嫁给现在的先生,当了全职家庭主妇,是她理想的实现。

    不少大学同窗还是单身,雅卿的女儿思敏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虽然不少同学经过多年奋斗,已经挂上响当当的头衔,几乎只有她从无就业经验,但雅卿一点儿也不后悔。她全心全意经营的温暖的家庭,就是她成功的果实;她努力参与社区活动,也赢得邻居主妇们的一致推崇;当义工也是她人生成就感的来源。

    她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直到这天接到一封信封上盖着“退回原址”的信。信上的字全是思敏的笔迹,雅卿一时好奇,马上把信拆开读了。信是思敏写的。

    徐志朋:我想做的不只是朋友。我再也没有办法控置自己,再不向你表白,我会疯狂的。自从那天小咪介绍你跟我认识,你的影子就天天浮现在我的恼海……

    雅卿不自觉地拿起身边的签字笔,在“置”旁边打叉,写上“制”字,又把“恼”改成“脑”。然后,她又批了一行字:“你还没到谈恋爱的年纪。”

    思敏放学回来大发雷霆:“你怎么可以拆我的信?”

    雅卿强辩:“我不拆开,怎么知道是谁写的?”

    “你难道不认识我的字?你侵犯我的隐私权!”女儿发出前所未有的咆哮和抗议。

    “我是为你好!”雅卿拿出当妈妈的权威来,“小小年纪就写情书,像什么样!”

    思敏气呼呼地回到房里。过了十分钟,她背了个大袋子,当着雅卿的面出门去了。

    “你去哪里?待会儿就要吃晚饭了。”

    “我不吃!”思敏以看仇人的眼光瞪着她,“你是坏人!我再也不要吃你煮的菜!”说完,便冲出门去。雅卿对女儿的任性万分恼火,两眼像钩子一样直盯着女儿离去的方向,两脚却像柱子一样钉在原地,只剩嘴巴不自主地开启:“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女儿!老天真没眼!”

    思敏已不见人影,雅卿呆立原地,刚刚的话语犹在自己的耳畔回响。好熟悉的腔调——这不是母亲最常抱怨的话吗?

    记忆的胶卷在她脑海中播放。她想,难道我解不开命运的毒咒,仍然跟我的母亲一模一样?饭菜逐渐冷却,先生还没回来。妹妹雅伦先打了电话来:“姐,你不用担心,思敏在我家吃饭。你真是……唉,不晓得该不该对你说……”

    “你说!”听到女儿安全无恙,雅卿的闷气已经解了大半。“姐,不是我说你,你跟妈一模一样,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不、不、不,不一样!”雅卿说,“妈从不照顾我,而我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她:妈只忙外头,我可是百分之百奉献给家庭!”

    “你当然是个好母亲!”雅伦以婉转的口气打断她的话,“可是姐,你实在不够善解人意!你的个性太强,难以和女儿亲近,和妈殊途同归!”

    雅卿老大不高兴:“你倒说说我哪里不对。”

    “你呀……思敏曾经告诉我,你做什么事都大大咧咧的,非得敲锣打鼓让大家知道才甘心。她怕你将她的事大肆宣扬,那她会觉得很尴尬……”

    “我会这样吗?”

    “怎么不会?每次思敏哪一科考不好,你就会跑到学校和她的老师沟通。思敏说,每个老师都知道她妈妈不是省油的灯,一来学校,就是一副赤手空拳、伸张正义的模样!”

    雅卿苦着脸,哭笑不得。她不想和自己的妈妈一样,却仍然做了个失败的母亲。

    “你别难过,亡羊补牢还来得及。思敏要跟你说话。”

    “妈,”思敏的声音细如苍蝇振翅,“妈,对不起,我收回我的话。”

    思敏说过什么,雅卿已经忘了。她的胸口好像堆积着什么,许久才问出一句:“吃饭没,你?”

    “在姨家吃过了,”思敏说,“妈,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吃你煮的菜。我不该说我再也不吃你煮的菜……”

    “没关系,”女儿的安慰,使雅卿两颊挂满泪水,“是……是我……该说……对不起!”

    她忽然想到自己嫁人时母亲和她之间的风波。母亲说:“一念完大学就嫁人,没出息!”她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我就是不想像你一样有出息!只要我老公有出息就好了!”这句话,应该深深刺伤了母亲的心吧!

    温柔懂事的思敏先向自己说抱歉,化解了一场母女危机。但倔强的自己,何曾向母亲道过歉呢?和她一样倔强的母亲,也永远失去了跟女儿道歉的机会,遗憾而终。

     

    “我是为你好!”天下的妈妈都以为自己的付出是为孩子好,但孩子究竟能接受多少?雅卿向女儿说出“对不起”的同时,觉得墙上照片中的母亲仿佛也露出了一抹微笑。

    (节选自《人生以快乐为目的》,有删改)

    1依据文章 1-14 段内容,填写下表。

     

    对待家庭

    对待女儿

    母亲

     

     

    雅卿

     

     

     

     

    2仔细研读第 27 段的划线句:思敏说过什么,雅卿已经忘了。她的胸口好像堆积着什么,许久才 问出一句:“吃饭没,你?”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写了两个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 文章选取母亲和雅卿所说的一句相同的话“我是为你好”作为标题,别具匠心,有以下作用:作为线索 贯穿全文,又含蓄地揭示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等。

    C. 母亲的人物形象和雅卿的人物形象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母亲没有很好地关注孩子, 并最终也没有明白教育孩子的真谛。

    D. 文章第14段写雅卿“两眼像钩子一样直盯着女儿离去的方向,两脚却像柱子一样钉在原地”,这句话采 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雅卿当时对女儿很生气,不想去追。

    E. 第32自然段写雅卿“觉得墙上照片中的母亲仿佛也露出了一抹微笑”,是因为她觉得或许母亲也想对自己 说一声“对不起”,她代表母亲说了,母亲会感到轻松和欣慰。

    4请概括女儿思敏的形象特点。雅卿对女儿的教育方法有何变化?并请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 谈谈你对理想的教育方法的理解。

    (链接材料)班主任老胡被学生称为“老虎”。有一次,班长向老胡举报同学小麟在寝室里偷看网络小 说,看完后就偷偷藏在柜子里,还要带着老胡去搜查柜子。老胡没要他去,也不搜查柜子,而是把小麟单 独叫出来,严肃地问小麟有没有偷看网络小说。小麟犹豫了一会儿,承认了错误,并主动交出了小说。很多年以后,小麟还记得这件事,他一点也不恨老胡,反而很感激他。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文章开头从“找表”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理解“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句子的含义?

    5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怎么才能涵养静心功夫?

  • 11、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爱的防弹衣

    陈学长

    ①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

    ②妻子开始埋怨我了,说,锻炼孩子,也不是这个法子啊?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买菜吗?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③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竟也有了担心,而且这担心随着琢磨的深入愈来愈烈。终于,我坐不住了,关掉电视,拿把雨伞,匆匆下了楼。

    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

    ⑤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平时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今天竟然冷冷清清,买菜的比卖菜的人还少。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面前,是散落一地的黄橘,有些橘子已经烂了,白色的地板上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汁液,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着。

    ⑥“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到的。眼睛长那儿去了?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苹果、橘子、香蕉等围城的半圆形摊位内,里面站着一位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年纪约莫三十一二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可能是卖水果需要熬夜的原因,眼袋很大,眼圈略微发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袖口撸到手臂中间,露出古铜色的皮肤,他双手按在摊位上,伸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道。

    ⑦“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歪倒了。”儿子说。“不是你撞倒的,那你干吗捡拾啊?”“我是帮你啊。”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橘子难道长腿了?它自己会跑到地上吗?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很不诚实。”

    ⑧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人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觉得我太窝囊。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顺风顺水地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接受点挫折教育也好。”妻子了我一眼,对我的主意不太赞同,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⑨“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斩钉截铁地说。“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犯了错,还不敢承认?”胖男人从半圆形摊位内走了出来。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她一下子就冲到胖男人面前,指着胖男人嚷道:“我们说话都要讲道理呀,你说是我的儿子撞的,我儿子说他没撞,我也不知道你们俩谁说的不对。”

    “哎哟!”胖男人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呢!”“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可不一定就和我儿子有关系啊?他帮你捡拾,你不能赖上他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好人!

    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

    “好,看监控就看监控,我这橘子不能白摔。”胖男人喘着粗气,摆手让邻摊的一位老人帮他看摊,拉着我就去监控室。

    录像放得很慢,也放了好几遍,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他只是恰巧经过。

    “师傅,看清楚了吧。”我撇着嘴说。“对不起,小兄弟,怪我没看清。”胖男人给儿子道了歉。回家的路上,妻子问儿子:“孩子,胖男人骂你笨蛋,骂你乞丐,你心理难受吗?”儿子仰着头回答说:“我不难受,我只是气愤。”妻子很纳闷,妻子问:“那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儿子咧嘴笑了笑,说:“爸爸给我穿了防弹衣呢,爸爸经常夸我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孩子。”

    (选自《安徽文学》,有删改)

    【1】通读选文,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情节发展

    儿子久未归

    儿子遭斥骂

    儿子显大度

    父母的心情

    埋怨、担心

    惊讶、不解

     

    赞美、关切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竟也有了担心,而且这担心随着琢磨的深入愈来愈烈。

    (2)妻子了我一眼,对我的主意不太赞同,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3】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

    (1)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

    (2)“师傅,看清楚了吧。”我撇着嘴说。

    【4】选文以“爱的防弹衣”为标题,有何妙处?请作简要分析。

    【5】选文中的父母用特别的教子之道为儿子织就了“爱的防弹衣”。请你回想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一件父母用“爱”为你织“防弹衣”的事例。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少不了别人的关爱和帮助,初三的你可曾因为这份关爱和帮助而感动?

    请以“有一种爱让我陶醉”为题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书写在作文卷的第一行正中间位置; ②立意自定, 中心明确; ③文体自选 ( 诗歌除外) ; ④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⑤文中不得涉及任何个人 信息 ( 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或带有暗示性的信息) ; ⑥用规范汉字书写, 卷面整洁, 不少 于 6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