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昭通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用语得体。比如:与别人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称自己有才华的学生为“高足”。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字孔明,号卧龙。为匡扶蜀汉政权鞠躬尽瘁,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代表作《出师表》《诫子书》。

  • 2、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huì)  然(wǎng)  拮)   郑其事(zhòng

    B.chuò)  褛(jiān)  端xiáng) 经奇才(shì

    C.门(kōu)  桑)   茅顿开(sài

    D.宿xiù)  当(gòu杂(chān) 不人事(xǐng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搔     歇斯底理     嘶哑     荡然无存

    B.娉婷     思贤如渴     箫索     自吹自擂

    C.觅食     与日剧增     豢养     根深蒂固

    D.作揖     如雷贯耳     诓骗     画龙点晴

  • 4、【词语擂台】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略美的真谛。

    B.上课过程中,他旁征博引,天文地理历史等他都信手拈来,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终身受益。

    C.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诚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D.不论是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图》、独特巧妙的晋侯鸟尊还是中西融合的镶金兽首玛瑙杯,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已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博。

    (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

    【注释】①豕(shǐ):猪。②蒲:水杨树。③笞(chī):用竹板、荆条打。④鬻(yù):卖。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绮绣(同“披”)

    B.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

    C.王育少贫(孤独)

    D.育将鬻已以(偿还)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鲜肥滋味                    何陋有(《陋室铭》)

    B.中有足乐者                       物喜《岳阳楼记》)

    C.于是郭子敬闻嘉之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D.令育与子同学                    欲穷林(《桃花源记》)

    【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识的一项是(     

    A.【甲】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从穿着佩戴方面写出“同舍生”生活之奢华,生动传神。

    B.【乙】文郭子敬“闻而嘉之”是被王育宁愿卖了自己也要赔偿主人家损失的行为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

    C.【甲】文作者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宋濂和王育求学路上的艰难困苦。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②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核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象。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依据你所读过的小说,写出小说的篇名、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篇目:_________,主要人物:___________主要事件: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

    (2)_________,白露未已。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

    (4)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5)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一只眼睛也能看见天堂

    包利民

    (1) 在法国南部有个叫安纳西的小城,城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雕像。他是一个叫约翰尼的士兵,二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在这里战至只剩下他一人,他却没有退走。他精准的枪法,使上百名敌军把命丢在这里。最后,在敌人的围攻下壮烈牺牲。战争胜利后,小城的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厂场上竖起了这尊雕像。

    (2) 可就在这一年,约翰尼的雕像却时常发生怪事。有一天早晨,人们发现雕像的左眼被人用泥封住了,清洁工把泥弄掉后,第二天,依然发生了同样的情况。为此,人们自发地组成夜巡队,试图抓住恶作剧者,可是一连几晚都没有进展,而那块泥依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雕像的左眼上。正当人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帕克的老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要单独解决这件事。

    (3) 那天上午,帕克老人来到雕像对面的那片平民区,站在了一户人家的门前,举手敲门。良久,门开了一条缝,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探出头来问:“你找谁?”

    (4) 老人说:“我路过这里,可以进去坐一会儿吗?”

    (5)小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门打开了。在院子里坐下后,老人缓缓地问:“小提米拉,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6)小孩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说:“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7)老人笑了,说:“小提米拉,我知道是你干的,虽然我不能亲眼看见。不过你别害怕,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8)小提米拉盯着帕克老人看了好一会儿,才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又怎么知道是我干的?”

    (9)老人说:“几年前我就听说过你,一场意外使你的左眼失明,从此你就面对许多人的嘲笑。你的事这一带有谁不知道呢?”

    (10)沉默了好一会儿,小提米拉抬起头,右眼中放出仇恨的光来,对老人说:“你知道他们叫我什么吗?他们叫我独眼鬼!还有不少小孩向我扔石头,跟在我后面辱骂我。我要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也弄成独眼鬼。”

    (11)帕克老人听后,说:“孩子,我来找你,并不是要责备你,我只是感到好奇,你是用什么方法把泥弄到雕像的左眼上去的?”

    (12)小提米拉有些得意地说:“我自制了一把枪,把泥巴团成丸装进去,然后爬上房顶,就射在雕像的左眼上了!”老人哈哈大笑,一边鼓掌一边说:“真是聪明,枪法也准,这么远的距离,那么暗的路灯,你居然能瞄得那么准!”

    (13) 小提米拉垂下头来,说:“我瞄得准,是因为我只有一只右眼!”

    (14)老人站起来,用手抚了抚小提米拉的头,说:“孩子,这个雕像,也就是士兵约翰尼,在战争的日子里,他用一只眼睛的时候也是最多的。他要在城里狙击敌人,要闭上左眼瞄准,他枪法那么好,就是因为只用一只右眼。而你打得这么准,也是只用一只眼睛的缘故。所以,不要抱怨上帝对你不公平,也不要痛恨那些嘲笑你的人。命运夺去了你的一只眼睛,是让你把目标看得更清楚、更准确!”

    (15)小提米拉的右眼中淌出泪水来。帕克老人转身向门口走去,出门前撞到了墙上,他回头笑着说:“忘了告诉你,小提米拉,我的双目许多年前就失明了,你这个院子我不熟悉,才会撞到墙!”

    (16)从此,雕像的左眼上再也没有泥出现,人们也渐渐淡忘了此事。几年之后,在射击大赛中,一个独眼的人一举夺魁,而且打出了历届冠军中唯一的满环。站在领奖台上,小提米拉的右眼中放出热切而坚定的光,再无怼怨与愤恨。因为他明白,一只眼睛中的世界,也可以是完整而美丽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7期)

    1在老人和小提米拉的对话中,小提米拉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

    事件

    老人问小提米拉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人说出小提米拉左眼失明

    老人夸赞小提米拉打得准

    老人讲述约翰尼并讲明道理

    感情

     

     

     

     

     

     

    2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老人的形象。

    3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而那块泥依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雕像左眼上。

    (2)小提米拉的右眼放出热切而坚定的光。

    4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因为他明白,一只眼睛中的世界,也可以使完整而美丽的!”的理解。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活明白并不容易

    侯子君

    ①孔子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惑”就是不明白,“不惑”就是明白了,“知天命”是比明白还高的一个层次,相当于开悟。但活明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提出来,人们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

    ②就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来说,真正活明白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通常意义上活得明白的人,也有不大明白的情形。比如诸葛亮,是个大明白人,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小说中把他神话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后来六出祁山出了问题,他的军事实力根本达不到统一中原那个程度,显然他有些着急了。他在人才培养上漏洞更大,“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明蜀汉的人才选拔机制很成问题;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被史学家梁启超盛赞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但在其王位继承方面就非常糊涂,导致内乱,稀里糊涂就送了命;管仲、商鞅都是极明白的人物,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后的事却没安排明白,商鞅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管仲死后齐国退出了争霸的舞台,从此一蹶不振。

    ③当然,那种看似糊涂实则明白的人大有人在。王翦率60万大军伐楚之前,屡屡向秦王嬴政提出低端要求,看似糊涂短视,实则聪明;巴菲特重仓持有A股一股票,在这个股票还在疯长的时候,他突然清仓了。许多股民笑话他,还股神呢,也就这么回事儿,他自己也貌似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一般,能赚点儿就成。之后不久,当大家都一股脑被套牢时才发现,股神就是股神,可真的不是白给的。

    ④明明是很明白的一个人,却偏说“难得糊涂”,这个人是郑板桥。其实难得糊涂里包含了很多辛酸和无奈,他的糊涂不同于通常讲的糊涂,是极致明白基础上的装糊涂。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思考得越多越痛苦,知道得越多越不幸福,于是板桥先生便选择了糊涂,顺应命运、社会和现实,这是一种隐士的境界吧。

    ⑤最可怕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拿明白忽悠人,这相当于骗子把戏,看过一些骗子的表演,手法都极其拙劣,反反复复就那么几个招数,但就是有些人信,匪夷所思。

    ⑥自己不明白却强求别人明白,这样的人也多得是,这种人就像手电筒,专照别人,从来不照自己。还有一种人是你永远也跟他说不明白,就是所谓的“三季人”,他没见过冬天,你怎么跟他描述都没用。有的“三季人”更不可理喻,他没见过,偏说自己见过,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苦笑。

    ⑦面对时空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的知识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就连圣贤孔子搞不明白的问题也多了去了,他对弟子关于生死方面如何认识问题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显然,他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顾左右而言他。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不明白,宽容别人的不明白。其实对生活有困惑,甚至做过一些糊涂事,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多总结经验,总被一个地方的一块石头绊倒,这个人肯定有些蠢;再就是要多向书本和他人学习,其实学习过程和倒过来活还真有些相像。

    ⑧尽量明白一些是必要的,对普通人来说,完全做到知进退明荣辱,既能看清大势又能注重细节,既能看得透还能看得开的人,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能有些苛刻,但是保持理性,明辨是非,有做人的底线,这样就算活得明白的人了。

    ⑨古典小说中每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时,潜台词是,老兄是个明白人啊!那后边肯定有个坑在等着他。现实生活中被夸为明白人,通常是让你做些让步,如果不是原则问题,那就让呗!懂得让步,只是做得明白,未见得活得明白。反之,坚持原则的人,则是真正活得明明白白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2020年第4期,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和管仲、商鞅一样,都有不明白的时候,前者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明白,后两者对死后的事没有安排明白。

    B.郑板桥和王剪、巴菲特一样,都是看似糊涂而实际上却是再明白不过的人。

    C.作者认为如果明明心里明白,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忽悠他人,这样的人无疑是骗子。

    D.作者认为有的人之所以没有活明白,是因为时空的无限和人的生命的短暂。

    【2】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要梳理②—⑥段的论证思路。

    【4】作者认为“坚持原则的人,则是真正活得明明白白了”。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活明白的方法?(答出两点即可)

  • 11、阅读《嫦娥三号》,完成后面小题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联合开展着陆器的就位探测和月球车的巡视探测。探测器发射质量约3.7吨,着陆器质量约1.2吨,月球车质量约120千克,可载重20千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使用X波段测控,新建成的35米64米大直径天线和原有的VLBI结合进行轨控定位。

    嫦娥三号的月球车由航天五院研制,为三轴六轮结构,设计月面寿命大概为3个月,从2002年开始,上海航空航太系统工程研究所已经在一个复制月球表面的专门实验室中做实验,这辆1.5 米高、120千克的漫游车包括20千克酬载,并已在2010年5月完成程式指令集,它将携带望远镜进行短距运行和天文观测,为建立实际天文台做准备。月球车将在着陆点附近3平方公里巡游,行走路线不超过10公里,月球车还将使用机械臂采集月壤样本现场分析。

    这艘月球车有基本的自动导航设施,装有防止它与其它的物体相撞的传感器。能源将由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提供,所以月球车在月球的夜晚也可以工作。月球车底下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边走边探测。

    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着陆器将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2公里以上高度实现姿态控制和高度判断,转入变推力主发动机指向正下方的姿态;2公里以下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降落相机进行月面识别,着陆器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进行自由下落着陆。

    由于月球自转和公转都是28天,月夜长达14天,为了保证着陆器的能源供应,嫦娥三号使用了RTG同位素电池,这将是中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

    【2】文章第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大概能否删去?为什么?

    【3】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下面的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将使用X波段测控,并进行轨控定位

    B.嫦娥三号使用的RTG同位素电池是中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的电池

    C.嫦娥三号月球车不仅白天能工作,晚上也能工作,这项技术超越了美国和俄罗斯。

    D.嫦娥三号月球车在进入月面前由上海航空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在复制月球表面的专门实验室做过实验。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丰盈,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多彩,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释放能量。如果停止了学习,一个人会变得贫乏无趣,面目可憎,一个民族也会固步自封,失去发展力和创造。

    要求:自拟题目,题目里必须包含“学习”一词,体裁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