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沧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梁启超写的一篇抒情性散文。

    B.《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三顾茅庐》中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辅佐自己的敌事,表达了作者对刘备求贤若渴、真心诚意招纳人才的精神品质的赞颂。

    D.《范进中举》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听到这个消息,他恼羞成怒,将桌子上的东西扔到地上

    B. 我们是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C. 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应相互帮助,而不应该袖手旁观

    D. 虽然父亲在努力提高厨艺,但他做的饭菜依然味同嚼蜡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唐名相狄仁杰在破案过程中明察秋毫,使得一个个悬案水落石出,堪称一代神探。

    B现代人的速食文化,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其人性化的贴心设计,方便快捷的查阅搜索功能,让各类潮酷的文青们趋之若鹜。

    C《泰囧》以3000万元的小成本投入上映近一个月来累计票房已接近12亿,这真是耸人听闻

    D中国学术不能妄自菲薄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民族性、独特性。

     

  •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则会读得不扎实,欲速则不达。

    ②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④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⑤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A.③⑤④②①

    B.①④⑤③②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①刻露:鲜明地显露。②本:根据。③上:皇上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1)饮滁水而甘_______ (2)而乐之_______

    (3)掇幽而荫乔木_______ (4)遂书以其亭焉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B.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C.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D.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2)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4阅读全文,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丰乐亭四时之景,无不可爱。春天“_________”,夏天“_________”,秋冬“_________”。

    (3)选文表现了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这首《礁石》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用“礁石”象征了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学校开展以“关注中国发展”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10日,我国负责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捕获制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4月3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2幅由“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受访专家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过程包括发射、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等6个阶段。“奔火”之路上,“天问一号”完成了4次轨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机动。这体现了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又一个重大发展。

    (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二】

    【材料三】

    据《印度快报》2021年5月1日报道,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周五接受该报专访,福奇认为,眼下印度最需要做的是获得氧气、供给和药品、防护装备等。福奇还表示,印度需要做中国人面临危机时所做的事,学习中国的医疗技术和经验,比如建造方舱医院收治大批患者,用这样的应急设施来照顾民众。另外,应封城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廷。

    中国表示,愿意继续与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合作,不仅分享应对疫情的专业经验,还可以共享公共卫生治理的经验,用中国实力帮助全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选自中国青年网)

    (1)结合材料一,分析“天问一号”命名的意图。

    (2)认真观察材料二中的两张图表,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朝而往,暮而归,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⑤转朱阁,_______________,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⑥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②《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会议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其中,推进工作组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职责是推动6G技术研发工作实施。

    总体专家组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37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提出6G技术研究布局建议与技术论证,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节选自《中工网》)

    材料二:

    区别于5G,6G要构建出一张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的网络。“6G网络的速度将比5G快100倍,几乎能达每秒1TB,这意味着下载一部电影可在1秒内完成,无人驾驶、无人机的操控都将非常自如,用户甚至感觉不到任何时延。”吴启晖说,如今中低无线电频谱资源十分紧缺,而发展高速传输的6G网络需要充足的频谱资源作为支撑。这意味着,6G通信要向高频段频谱资源拓展,从5G时代的毫米波(波长为10毫米到1毫米的电磁波)频段拓展到太赫兹(波长为3000微米到30微米的电磁波)频段。6G带来的通信变革,不仅体现在网速上,用户的交互体验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单位时间内信息传输容量将更大,传输时延也会变得更短。

    从1G时代到56时代,基站就像一个“交通枢纽”,在用户和移动运营商之间,架设起一座座信息交换的“桥梁”。但在6G时代,“桥梁”建设或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基站建设要面向天空、海洋,而空中传输的距离很远,水下传输的信号损耗又大,无人机和海上舰船的通信,又是动态的,这都需要协同部署攻关。”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建东对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说。日前,我国已拥有600多万个4G基站,5G基站的数量预计将是前者的10倍,6G基站可能会建得更密。如今,地面基站大多架设在建筑物顶部,6G网络要实现地面基站与无人机、卫星的通信,那么基站就不仅要面向地面,也要面向空中进行信号传播。

    材料三:

    我们认为6G总体愿景是基于5G愿景的进一步扩展和升级。从网络接入方式看,6G将包含多样化的接入网,如移动蜂窝、卫星通信、无人机通信、水声通信、可见光通信等多种接入方式。从网络覆盖范围看,6G愿景下将构建跨地域、跨空域、跨海域的空——天——海——地一体化网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无缝覆盖。从网络性能指标看,6G无论是传输速率,端到端时延、可靠性、连接数密度、频谱效率、网络能效等方面都会有大的提升,从而满足各种垂直行业多样化的网络需求。从网络智能化程度看,6G愿景下网络和用户将作为统一整体,AL在赋能6G网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用户的智能需求,每个用户都将通过Al助理(AlA,Alasiatant)提升用户体验。从网络服务的边界看,6G的服务对象将从物理世界的人、机、物拓展至虚拟世界的“境”,通过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实现人—机—物—境的协作。满足人类精神和物质的全方位需求。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议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B.发展高速传输的6G网络需要充足的频谱资源作为支撑,但中低无线电频谱资源十分紧缺。

    C.6G网络要实现地面基站与无人机、卫星的通信,基站只要面向空中进行信号传播即可。

    D.6G网络将要构建空、天、海、地一体化网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无缝覆盖。

    【2】请结合以上材料,用简明的语言概括6G的特点。

    【3】材料二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根据以上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G的研发有什么好处?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躺赢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躺着就赢了,连站都不用,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就能赢。这一说法出现后,很快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

    着真能赢吗?答案是否定的。天然是一对矛盾,一时的躺赢反而可能埋下败局之祸根。因此,躺赢绝不可能,更不可取。

    ③所谓的躺赢,往往因靠一时运气或者外部条件而不可持久。比如,在比赛中,对手发挥失常,自己轻松赢得比赛;在工作中,加入一个好团队,队友和领导很优秀,自己不需要做多大贡献就能共享好业绩;家庭条件优越,父辈已经积累下充足财富,自己还没怎么奋斗就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好运气不会随时都有,竞争对手不会永远发挥失常,庸才很快就会被优秀团队淘汰,吃老本免不了坐吃山空。

    ④躺赢的人不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就算暂时得到利益,最终也难逃一败涂地的结局。蜀汉末代皇帝刘禅,本以为能躺在刘备的功劳簿上,接受诸葛亮的尽心辅佐,过着躺赢人生,但没有过硬本领的他,不可避免地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同样,在当今时代,那种总想走捷径”“抄近路”“占便宜的人,即使一时得手,也难成大器。对于躺赢者而言,他们没有经历过考验和磨砺,所以很容易产生我已经很成功的错觉,从而陷入虚幻盲目的自我满足状态,失去进取的动力,最终输掉自己的人生。

    ⑤谈论躺赢,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赢。赢有小大之分,选择躺赢者往往见识短浅,只看到小赢,而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则会在追求大赢中感受更大的幸福。马克思、恩格斯均出身富庶家庭,他们的一生本可以沿着父辈规划的道路走下去,得到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了献身于更为艰难、更为高尚的人类解放事业,坚定地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终身,最终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走向,成就了传奇人生。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很多人都有良好的家世背景,但他们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投身于革命斗争,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争取到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了人生的大赢。

    ⑥躺赢既不符合个人成长的规律,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依靠不懈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才是正道。梦想躺赢,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拒绝躺赢,坚持奋斗的本色,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属于我们的精神和性格绝不是躺赢。我们要秉进取之心,持奋进之姿,以青春之自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1】请将本文结构图补充完整。

    【2】同学们围绕“躺赢”这一话题,就“如何推进议论”展开了讨论,请你阅读下面的讨论记录,完成小题。

    甲:议论要针砭时弊才有力量。现实中人们常会羡慕先天条件好的躺赢出身,追求缘于运气和机遇的躺赢经历,产生投机取巧求侥幸的躺赢心态。上面这篇文章正是针对这三种认识误区展开议论,丝毫不空泛。

    乙:的确如此,发表议论者要有一双观察社会的慧眼,善于发现现实问题并进行提炼总结。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比如: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会追捧躺赢?

    丙:其实,躺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如今经济加速发展,大家拥有了丰裕的生活,也不得不面对愈发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不断加大的工作压力。在此情况下,就有人希望逃避竞争,拒绝内卷,躺赢你我他。我认为这就是躺赢现象产生的根源。

    丁:对,挖掘出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追捧躺赢的人误把一切竞争都视为内卷,而看不到竞争也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与其幻想人人躺赢,不如共同努力奋斗,在良性竞争中享受劳动和创新的乐趣。这也是解决躺赢问题的出路所在。

    (1)文章中第⑥段的内容与讨论记录中________同学所说的话议论意图一致,可以互为补充。(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请将“如何推进议论”的讨论结果补充完整。

    首先,议论要有现实针对性,要通过观察提炼,指明问题之所在;其次,要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____________;最后,还要___________

  • 11、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下面小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3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4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篇文章,选择无疑是这篇文章最核心的关键词。人生是由一连串的选择与决定所累积而成的,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选择都在影响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只要认真回顾,就会发现:过去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影响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最后的结果,但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我们的未来。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向“人生航向”栏目投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