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任务重、强度大、范围广。

    B. “温故而知新”出自课文《〈论语〉十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

    C. 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D. 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 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B.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C.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

    D.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B.为了防止由于某些企业不停工所造成的持续污染不再发生,环境监察部门加大了检查力度。

    C.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和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B、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D、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苏轼的《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完成问题。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苛政猛于虎,信哉! 

    (注)①鷇(kòu):待母哺食的幼鸟。②忮(zhì):害,嫉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众鸟其上__________   ②日翔其间________

    ③鸟巢人太远________   ④以为__________

    2下列句中与“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B.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C. 其正色邪(《庄子》一则)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数年间,皆巢于低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谢中书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写的是先夫人不残鸟雀之事,而结尾却谈及“苛政猛于虎”,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释】①可怜:可爱。

    (1)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实践

    班级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中,同学们把自己了解的小说人物及性格做了一个小小的集子。请你为集子取一个名字

    (2)你们活动小组为这次主题设计了三种活动形式,①举办“小说故事”比赛;②点评“小说人物”比赛,请你再写出一项活动名称。

     

    (3)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你一定总结了阅读小说的最有效的方法,请最少介绍一种。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2关关雎鸠,   《关雎》

    3蒹葭苍苍,   《蒹葭》

    4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5《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富含实践出真知这一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满树槐花飘香来

    王溱

    ①每年的五月都是鲜花繁盛的时节,各种花卉五颜六色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②我最喜欢的还是槐花。槐花与我有缘,我是闻着它的清香长大的。当年我居住在一个大杂院,门口有一条很宽的马路。听大人说,马路边曾稀稀拉拉长着几棵白杨树和梧桐树,不知是管理不善还是其他原因,反正蔫不拉几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城市里搞绿化建设,某一年,马路两侧种上了清一色的槐树,来年槐花盛开时,犹如一条鲜花怒放的走廊,又像是撑起两排翠绿、雪白相间的巨伞,十分壮观。那年我恰好出生。

    ③每年,槐树枝露出绿芽,邻居们就知道暖春离我们不远了,上了年纪的邻居就会拿着马扎子坐在槐树下透气、养神。等到槐树枝上长满了绿色或有些黄白色的骨朵时,就意味着槐花盛开在即。常常是白天还只看到树枝上露出一点点骨朵,经过一夜“发力”,第二天整棵树便挂满了花朵,那淡淡的黄白色花瓣,素雅、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令人陶醉。

    ④槐花一开,邻居们便开始享受欢愉的时光。傍晚,太阳还没完全落下山,下了班的,在家休息的,或是放了学的孩子便围聚在槐树下,大人们或坐在小板凳上,或半蹲在地上,一边喝着茶水吸着自卷烟,一边对盖满头顶的槐花品头论足,有喜欢尝鲜的,顺手摘几朵花含在嘴里。孩子耐不住寂寞,围着槐树跑来跑去,又是捉迷藏,又是“过家家”,欢笑声在整条马路上回荡。不过这温馨的时光很短暂。槐花花期不长,一般十天八日,最多不超过半月。欣赏过后,邻居们便拿着竹竿,端着小盆开始采摘,高处够不着,干脆扛来梯子。褪去花朵的槐树像是卸去了沉重的负担,显得更加挺拔干练。它一定是在调整状态,积蓄力量,以便来年再现繁荣。

    ⑤槐花好吃,味道清香甘甜。大院邻居最拿手的是用槐花包包子。把摘下的槐花稍微清洗一下,讲究的再用热水一焯,去去苦味,然后把剁好的猪肉、调料拌在里面。用槐花包包子,肉必须放得多,五花肉最好,因为槐花喜油水,肉放少了就没香喷喷的滋味。过去生活条件不好,邻居们都舍不得放肉,所以很难蒸出那种香味。我们院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老爸是七级工,挣钱多,老妈又比较舍得花钱,所以他们家的槐花包子最上“档次”。每当包子一出锅,浓郁的香味就飘散出来,全院都闻得到。那肉香裹着槐花的味道,太诱惑人了,光闻味就流口水。好在他们家人大方,每次都分些给邻居们尝鲜,一家一两个虽不多,但情谊在,邻居们还是很感激的,迄今说起来仍念念不忘。

    ⑥槐树对人类的贡献是很无私的。美丽芳香的花让人既大饱眼福,也大快朵颐,并且生命力强。自然界里这样的物种并不是很多。在人们眼中,槐树还是祥瑞的象征——“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靠山吃山,专门在山洼处开辟了一个园子,一口气栽种了上万棵槐树,名曰“槐花园”。这里每年都要举办槐花节。每逢花期,那一棵棵浓密高大的槐树上,挂着让人感到震撼却又显得柔情无比的花朵,地上则铺满了洁白如雪的花瓣,犹如一张硕大无边的天然地毯。在如此美丽壮观的园子里徜徉,仿佛置身于梦境,怎能不让人生出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5月15日15版)

    【1】文章第①段对后文描写槐花起什么作用?

    【2】围绕槐花,文章第②—⑤段主要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我”与槐花的渊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槐花让邻居们吃上了清香的包子

    【3】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常常是白天还只看到树枝上露出一点点骨朵,经过一夜“发力”,第二天整棵树便挂满了花朵。

    【5】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拐杖

    ①那年,我考入县城读初中。当时去县城读书是很自豪的事,然而,我不得不在人生中第一次直面贫穷。

    ②县城离家很远,要翻过两座山,走15里山路到小镇,再从小镇坐班车去县城。小镇离县城50多公里,每天只有两趟班车。又窄又烂的泥石路,班车要走三四个小时,进校的时,我从家里背了大米换饭票。有饭吃了,却没有菜,家里实在困难,我每餐只能用从家里带来的辣椒面和饭吃。第一次,还未成年的我感到被贫困扼住了咽喉。整整两个多月,我没回一次家。

    ③有一天,我正坐在教室里上课,忽然听见窗外有人小声叫我的名字,我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没有理会。后来又听见叫我的小名,我转过头一看,是父亲。我给老师示意,老师让我出去了。我走出教宝,看见父亲立在风中。几个月不见,父亲头发已经花白,身上穿着一件发白的卡其布对襟衣服,一条蓝色裤子,右腿裤管空了半截,空裤管起来打了一个结,高高地吊在腿上,一晃一晃的,父亲背上背着一个小背篓,挂着两条拐杖,拐杖上绑着一只手电筒。

    ④看见我出来,父亲急忙说:“我找了好久,问了几个老师,才找到你的教室。”他边说边把拐杖靠墙搁下,放下背篓,背靠着墙,用一条腿支撑着身子,弯腰从背篓里拿出两个装了菜的大坡璃瓶,又从上衣口袋里拿出30元钱一并交给我,说:“这是卖了两只大公鸡和你姐姐们卖楠竹的钱凑一起的。最近农闲,你妈和姐姐又上山捡楠竹去了。我腿不方便上不了山,就炒些干腌菜和腊肉给你带来。干腌菜不容易馊,可以多吃一些时间。钱不多,你省着点用,用究了,我再想办法。”我一下愣住了,眼泪夺眶而出。

    ⑤看着拐杖上绑着的手电筒,我明白了,为了给我送钱来,父亲应该半夜就起身了,我仿佛看见父亲打着手电筒,背着菜,拄着拐杖在山路上一点一点前行的身影。

    ⑥父亲交代完毕,没歇一口气,便回了。临走时盯着我看了好久,才说:“好好读书!我回去了。”

    ⑦看着父亲拄着拐杖蹒跚离去的背影,眼泪再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⑧放寒假回家,天下着细雨,寒风顺着山坳吹过来,刚下车走上山路我就打了个寒战。翻完一座山,往前望去,只见整个山崖都笼罩在一片雾中。远远的,我就看见一个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刺骨的水田里搭田坎。仔细看去,是父亲。

    ⑨只见他把一根拐杖插进水田里,那条从膝盖上截肢的右腿搁在拐杖的扶手上,身倒向左边。那双开裂发黑的双手使劲用耙梳挖起稀泥,堆放在田坎上,再用耙梳背剁几下,把泥剁匀,用梳齿从左到右刮。然后拔出拐杖,往后倒退移动一段,把拐杖插入田里,一只手拄拐杖,另一支手拄耙梳,使劲把左脚从田里拔出,踩到合适的位置,重新挖泥、利泥、刮泥。于是,平平整整、油亮亮、光溜溜的新田坎就呈现在眼前……

    ⑩我走上前,鼻子有点发酸,说“爸,这么冷,你怎么还出来搭田坎呀?你腿这么不方便我们请人干吧。”

    ⑪父亲抬头看见我,眼里透着惊喜,说:“我怎么敢请人哦,你们兄弟姐妹五个就有四个读书,我请一天人,都够你一个月的菜钱了。我多辛苦一天,你的碗里就多一个月的菜。”

    ⑫父亲一边搭田坎一边说:“爸虽然少了一条腿,但别的孩子有的,爸想尽量给你们。别以为爸不行,爸一只腿加上这两根拐杖,厉害着呢。”

    1选文主要写了父亲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⑥段父亲“临走时盯着我看了好久”,试揣摩“盯”字背后是父亲怎样的心理。

    4通读选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拐杖”为题。

    5请给选文添加一个画龙点睛式的结尾。(不少于30字)

  •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5G≠4G+1G

    喻思娈

    ①万物互联,海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稳定的网络来支持,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5G正向我们走来。5G的商用将推进哪些领域的发展?日前在英特尔(中国)举行的“加速通向5G之路”行业沙龙上,学界和业界专家给出了解答。

    ②英特尔(中国)通信与设备事业部无线标准首席技术专家吴耕说,5G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4G上加1G,5G不仅能带来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网络带宽,也将带来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

    ③“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

    ④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延迟,4G没法满足,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l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bps(比特每秒)。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⑤虚拟现实将改变人们认知现实的方式。许志远说,从计算到传感,特别是在通信上,虚拟现实目前还没有做到给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准备,5G将大大改进虚拟现实的体验,并让无处不在的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等都将成为现实。

    ⑥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为未来5G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智能设备都能正常接通,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由于以往的2G、3G、4G系统主要服务于通信,所以存在多制式标准并行的情况。工信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推进组专家罗振东表示,进入5G时代后,市场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

    ⑦我国已经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中国5G试验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今年美国通信运营商Verizon宣布将在美国11座城市进行5G试验性运营;中国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也计划于今年正式开启。业界普遍预计,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略有改动)

    1“2G、3G、4G、5G”中的“G”指的是什么?

    2“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3“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bps(比特每秒)。”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的“将”表明目前还没有实现。

    B. “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5G标准化,在统一制式标准下服务于通信等更多领域。

    C. 中国5G试验是全球首个5G试验,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D. “5G≠4G+1G”表明5G不是4G和1G的简单相加,而是在4G基础上通讯技术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可以预见,更远的未来还会出现“6G”“7G”。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世上有有字之书,也有无字之书。品格的养成,境界的提升, 思想的开阔等,更多是通过读无字之书来获取的。

    请以“ 是一部大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