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艾青,原名蒋正涵,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C.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世先生、世兄弟”都是对有世交的长辈的敬称,如《范进中举》中“世先生同在桑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羁绊 格物至知 涵养 形消骨立
B.恍若 荡然无存 流璃 富丽堂皇
C.恪守 自吹自擂 陨落 一意孤行
D.宽宥 自惭形秽 儒养 鸠占雀巢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②⑤①③④ B. ②⑤③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②④③①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羊脂球》。
B. 词,又称“长短句”,词牌是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破阵子”。
C. 我国文学作品中“桑梓”“婵娟”“汗青”分别指代家乡、月亮、史册。
D. 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为布衣。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①,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③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④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⑤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予自钱塘移守胶西:指苏轼从杭州调到密州任知州。②不登:指歉收。③安丘、高密:山东地名。④肆志:随心,纵情。⑤瀹:yuè,煮。
【1】推断文言文词语意思的方法很多,请根据提示,推断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方法 | 词语 | 解释 |
组合成词 | 而服车马之劳 | ① |
联系成语 | 而斋厨索然 | ② |
课内迁移 |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 ③ |
注意活用 | 洁其庭宇 | ④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B.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C.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D.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4】苏轼弟弟子由为什么将此台命名为“超然台”?这与苏轼性格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
[甲]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乙]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甲诗作者推崇的是_____________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 ;乙诗作者主张诗歌要______________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甲诗的三、四句。
7、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茅盾的淳厚质朴,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tián( )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 )智……
——《散文家读散文》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__________ 绮__________ tián__________ ruì__________
(2)请仿照划线的短语,在横线上写两个短语。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①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
②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④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
⑤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⑦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___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就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二】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有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特意在实验室中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光明日报》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
从目前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较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改造地球大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况且,虽然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的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各国之所以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们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
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摘编自《科学认识探测火星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21年4月12日)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
B.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先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2】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给你的同学小可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白菜
吴桐
①还没有进菜市场,郑林就把目光投向过道两旁站立的人。妻子曾对郑林说过,菜市场已经被分解。一些菜贩子用菜篓子装上各类菜品,将市场延伸到场外的过道两旁,与没有门市的百姓争抢着新的阵地。
②果真如此。菜贩子、菜贩子、菜贩子,嗯?这位不是。郑林在心中嘀咕着,目光也从卖菜人的脸上移到脚下。
③这个人脚下是几束大小不一的野葱,葱头上还有一些白色的颗粒。这是真的来自农村的土货,可郑林知道,自己家中已经有了太多,有几束都已经开始蔫了。虽然只是一两元一束,但野葱是不能再买了。郑林是硬着头皮走过这个人面前的。
④郑林继续将目光往前方两旁的人身上寻找。找到了!郑林看着那位穿了两件中山服外套的人,是一位老汉,头上圈着已经看不出颜色的帕子,与那又黑又瘦的小脸,几乎浑为一体。老汉夹在两个菜贩子之间,那种对比,一目了然。
⑤走近老汉,郑林直接看了老汉脚下摆放的物品。一个大号的塑料袋子里,向外翻了几圈,摆成的圆形,里面装着零散的白菜。是白菜,不是苋菜,郑林从鼻子里叹了一口气出来。
⑥可再看一眼老汉的衣服,就慢慢地蹲了下去。白菜并不鲜嫩,还不匀称。郑林指着白菜,问:“您这白菜怎么卖?”“三元……”在老汉说价钱时,郑林已经抓起了几棵白菜在手中。“三元五一斤。”老汉又补充了一句。郑林抬起头来,看了老汉一眼。老汉并未看郑林,而是把右手的食指放进嘴里,沾了一下口水,然后把左手的一小叠票儿,一张一张地慢慢翻动起来。
⑦郑林看着老汉手里那为数不多的票儿,看着那最大面额为一元的票儿,郑林心里没来由地一悸,站起来,把手中的白菜递给老汉。“我就买这些,您称一称。”老汉停止数钱的动作,把钱装进穿在里层的衣服里,然后摸索着从裤子的口袋里,摸出一团黑白相间的东西,又从中拣出一个,整理开来,是一个黑色的塑料口袋。老汉把白菜装进去后,转身向身边的人说:“我借你的秤用一下。”郑林又是一震。“差一点儿一斤二两,算四元一角钱。”老汉把秤还给了边上的人,提着口袋对郑林说。
⑧郑林掏钱时,才发现身上零钱不够,就掏出一张一百元的钱给老汉。老汉伸出手去接钱时,见是一百元的大钞,把手缩了回去,说:“你这么大一张,我可补不起的。”郑林向老汉身边的人问了一句:“可以找零一下不?”您老汉身边的两个卖菜的人都摇了摇头,看了郑林一眼,各自聊天去了。
⑨郑林向四周看了看,也没有一个熟人。郑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就开始对自己的口袋进行大搜寻。郑林从身上还真的拼凑到了四元钱的零钱,当然还一个一元的硬币。郑林把四元钱递给老汉。老汉看了看郑林递来的四元钱,又看了看还在郑林手中的一百元,然后再偏头,看了看郑林与一百元放在一起的钱包。“你这还差一角钱呢!”老汉总算憋出了心里的话。“可我真没有零钱,要不,您找补一下?”郑林很不好意思地说,他觉着自己的脸有些发热。
⑩老汉皱了一下眉头,从称好的菜口袋里,抓起一棵个头偏小的白菜,扔向地上的口袋里。老汉一只手递给称好的菜,另一只手把郑林手中的四元钱拿了过去。郑林看着那被从空中回归到地上口袋里的那颗小白菜,与口袋里其他剩余不多的白菜一起,真有一种被遗弃的味道。
⑪回到家里,郑林把白菜拿出来,妻子就责怪地问:“不是让你不要买白菜的吗?而且这白菜品相还这么差。”“这是农家种的白菜。”“多少钱一斤?”妻子知道郑林买菜不会讲价,所以随口问了一句。“三……三元……一斤。”郑林清了一下喉咙说。“贩子卖的白菜才两元一斤,还要嫩些呢。”妻子看着菜篮子里昨天自己去买的白菜,摇了摇头说。
⑫“这可是农家种的白菜啊。每一棵白菜,可都是农民的血汗呢!”郑林一边走向书房,一边把这句话,轻轻地揉进心里,没让它发出声音来。
【1】通读全文,说说第⑦两处加点字“一悸”“一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⑨段中加点词语。
“你这还差一角钱呢!”老汉总算憋出了心里的话。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⑪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三……三元……一斤。”郑林清了一下喉咙说。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上富有特色,请任选一种分析表达作用。
1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只狍子
薛涛
①过去,在我故乡冬天雪白的旷野中,偶尔还能看见狍子奔跑,它们跃动的影子为旷野边际太阳的红色光轮增添了神性的光辉。可是到了我父亲这一辈,想见到狍子已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了。
②那是一种挣扎在雪白地平线上的真诚的生命。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我家栅栏外面的谷草垛旁边。它从遥远的旷野尽头跑来,惊奇地往栅栏内的院落张望,然后开始香香地咀嚼谷草垛上的谷草。
③狍子!我爸翻身坐起,从炕头跳了下去,踢翻了炭火盆。这是我爸在这个静谧冬天里的第一个激动的表现。我爸盘算好了,明年春忙一过,就新盖一幢房子。他曾神秘地向我透露,房子就盖在旷野的边缘。村落在向旷野里疯长。
④我爸从门后拎出一根木棍,一脚踹开门冲了出去。
⑤狍子用新奇的目光迎向扑来的我爸,它把我爸看成了淳朴善良的大爷。可是,木棍不打折扣地落了下来。狍子意识到一些不妙,闪开了几步,但并没有跑开,还回过头疑惑地看着我爸。另一记重棍还是落了下来。这回它坚决地跳开了,消失在旷野中。我爸掂了掂手中的木棍。两下没打中,他以为木棍出了毛病。我看着他,感到他很陌生。
⑥狍子就在旷野上的某个地方。一定的!我爸喝了酒,踌躇满志的样子。陪我爸喝酒的还有二叔、三叔。“今年打的狍子不吃了,扛到集市卖掉,攒足钱明年盖房子。”“狍子肉香,狍子皮暖和!”夜里又扬了场雪。我爸他们说,雪又加厚了,狍子找不到吃的,还会跑进村子,狍子是成群的,就不愁打不着两三只。我对父辈们的精明惊诧不已。
⑦为了我的冰车,我和祥闹翻了。我背上被撞坏的冰车离开冰场,冰场上的笑声渐渐离我远去。我形单影只,又想起那只独来独往的狍子,它一定也已失去了伙……我踏上了旷野。
⑧“原谅我。”祥跟了上来。“我爸发现了狍子。他一定能抓住它。”我没理会祥,只顾说着自己想说的话。我认为这是对祥的一种蔑视。“什么?狍子……”“对,孢子。它跑进旷野了。不过它跑不掉。”这时我把那只狍子想象成了祥。
⑨“你……孢子是善良的动物。要是人们在野外冻麻了身子,遇上狍子,它会舔醒你,还把皮毛贴在你身上……爷爷讲的。”祥讲了他爷爷1932年的经历。爷爷穿过大旷野,到镇上跑买卖,途中遇见了土匪。他的腿受了枪伤,倒在雪地上渐渐失去了知觉。嗒嗒声从旷野深处传来,不久一股暖流荡遍了爷爷的全身。一群觅食的狍子救了爷爷……“那,咱们应该帮帮那狍子……”我呢喃着。
⑩我爸、二叔、三叔各自拎着棍子守候在屋里,死死盯住窗外。栅栏外,那垛金黄的谷草上面换了一顶厚厚的白帽子,特别好看。这是诱引狍子的天然饵料。一整天就要过去了。二叔、三叔挺直的腰板松垮下来,偎在热热的炭火盆旁打盹儿。我爸也有些打蔫儿。
⑪“看!”祥捅了我一下。狍子!那只狍子!它正立在谷草垛旁安静地嚼着谷草。幸好那时我爸他们还歪倒在梦里。我和祥走近了狍子。狍子闭上嘴巴,停止了咀嚼,天真地看了看我们,然后眨眨眼衔起一根金黄的草梗,继续咀嚼。它吃得很有耐心,很香。
⑫“快走吧,走啊。”祥朝狍子挥了挥手臂。我从雪地上拾起一根柳条向它挥去。狍子腾地跳开了,向旷野中走去。祥又掷去一块石子,狍子这才改成小跑,瞠起一路雪末儿。我和祥慌忙又抓起一把谷草,扫掉狍子留在附近的蹄印儿。
⑬“咱们还得扫下去。”祥望了望延伸出去的蹄印儿,“它可能是失去了伙伴的孤狍。让他们发现蹄印追下去,它肯定就没命了。”“它的伙伴呢?”我问。“不知道……”祥悲愤地说。
⑭我和祥商定吃罢晚饭沿着狍子的蹄印儿扫下去,顺便为它背上两捆谷草。事实上,后来我没有去泥泞洼。在那个冬天的傍晚,祥一个人背上谷草,一个人蹚进了雪白的旷野。祥一个人走向旷野深处的时候,我正躲在暖烘烘的小屋里围着火盆烤火呢。我爸说了,天这么冷,不准到外面玩,何况天又黑了。爸爸还说,更不能与祥一起玩,去年祥家的驴子啃了我家的庄稼,他打瘸了祥家的驴子,祥爸一定记了这个仇。大人之间的复杂令我在暖烘烘的屋里打了个冷战。
⑮那夜我没有睡着。我想。祥一定累坏了。
⑯“祥来过没有?快半夜了他还没回家!”是祥爸的喊声。我爸慢腾腾去开门。一股冷气扑来,我打了个寒战。接着,我全盘泄露了我和祥的计划——祥一个人去了泥泞洼,但我没去。父辈们松了口气,流露出对我的赞许。
⑰我只顾带着父辈们向泥泞洼奔去。父辈们一路跑,一路骂着:“傻狍子。”他们骂祥。
⑱跑了很久,前面出现了黑乎乎的一片林子——泥泞洼,月亮升起的地方。我抢先冲进了林子。
⑲那只狍子!借助月光,我第一次真切地看见它眼中的美好与善良。它受了惊动,惊讶地望着我们,但没有站起来。它身旁倒着祥,祥是累的。狍子用身子从北面挡着寒风,紧贴着祥。狍子看了看我,然后垂下头默默地嚼着一根谷草,顿时缕缕香气从它嘴边飘过来。那是背来的谷草。
⑳父辈们相互望着,手中的木棍相继垂落下来。我爸高扬的木棍掉在了雪地上。
㉑我扛着冰车,在祥家院外立了很久,没有喊祥。远处,一个黑影映在雪白的旷野上,正向我挥手。是祥!
㉒“祥,我……有时候人还不如狍子。”我垂下头,干脆地说出了我的想法。这想法:折磨了我一夜。“别说了。”祥看着我,那样子让我想起了狍子。沉默。东方由白变红,一团火沉没在那片遥远的林子中。
㉓“看!看哪!”祥打破了沉默。
㉔旷野中扬起一团团雪末儿,是那只狍子在奔跑。它是从月亮升起的那块洼地里奔出来的,正贴着雪白的地平线飞驰,在红色的晕圈里跃动。狍子居然发现了我们,停下跃动的脚步,回头望着。雪末儿落下,那道清朗的影子正好立在太阳红色的光轮里。它像一头神鹿!
㉕旷野中最后一只狍子,永远地消失了。
(摘自青岛出版社《最后一只狍子》一书,本刊节选)
【1】选文第②段写到狍子是一种“真诚的生命”,请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
【2】赏析第②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那是一种挣扎在雪白地平线上的真诚的生命。
【3】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第㉒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㉔段为什么细致描写狍子在月夜奔跑的情境?
【6】运用对比手法是选文的一大特色,请写出对比的具体情节体现。
狍子与“我”的父辈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祥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辈见到狍子救祥的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为之愧疚的人,为之愧疚的事。
请以“愧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认真选材;(2)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